读经典名著 赏中式家装
——林黛玉向我们介绍“中式家装”
2018-07-09 作者:郭登攀 浏览:59971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摘要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它不仅是一部宏大的文学经典,而且被誉为“百科全书”,这其中就包涵着令人如痴如醉的中式家装......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伴随着黛玉步入荣府的脚步声,以及她初次登进姥姥家府的那种忐忑不安、还有让她浮想联篇的陌生环境中的所有一切,更加使她小心谨慎。也正是她的小心谨慎,才向我们一点一点的展现出荣府的气派,这当然是指荣府的装璜了。
“常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与别家不同。”
不同在何处,紧接着黛玉的脚步声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场景中,从穿堂的“大插屏”这一细微处,可以看到:“在此处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这里所说的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用的紫檀正是印度产的小叶紫檀,也就是现如今红木老国标(GB/T 18107 --2000版本)和新国标(GB/T 18107-2017版本)中的紫檀属、紫檀木类的檀香紫檀。
小叶紫檀在我国,历来都是家具用料的上上品,晋朝的崔豹珍在《古今注》中,就有小叶紫檀的记载,并且被列为珍贵木材;明朝的王佐,在《格古要论》中将小叶紫檀定为“异木”。可见,小紫檀在我国历代的主流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看到这里的紫檀架子大理石插屏,不得不提下收藏在北京紫檀博物馆内的紫檀雕《清明上河图》大插屏群雕,被称之为“东方艺术瑰宝”,它和荣国府的“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相比较,各有千秋......其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一实一虚。
镶嵌了大理石的荣国府的紫檀架子插屏,只是豪华气派的荣国府里穿堂处的一个点缀罢了,但这正是作者的构思巧妙之处——
接下来依旧是跟随着黛玉的脚步,把我们带进一个富有中式风味的庭院:“......穿过一个东西走向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门,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这里的寥寥数语把中式建筑风格的“中式之美”表达的淋漓尽致,中式之美,向来注重“回转”和“吟诵”,而最忌讳直白表露。而反观现如今的居室布局,可能是受到空间以及设计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种“回转”和“吟诵”更是无从体现。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蝰彝,一边是玻璃盒。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当黛玉走进堂屋中所看到的这一切,无疑也是向我们展示出荣国府在客厅的空间陈设上的精心与细心。从黛玉的眼中,我们看到了大匾、大紫檀雕螭案、墨龙大画、十六张楠木交椅、乌木联牌等等,而这里所说的楠木就是一直被视为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在宫殿苑囿、坛庙陵墓中广泛应用金丝楠木。明朝谢在杭《五杂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对金丝楠木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文中所指乌木,是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的特殊环境中,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上千万年炭化过程形成的乌木。乌木的价值可想而知。而在《红楼梦》中,作者并没有通过大量的华美词藻来描述荣国府的气派豪华,而是突出以小叶紫檀和金丝楠木这两种材质所打造出的各式装饰物,从侧面来体现出荣国府的那种不可比拟的尊贵之势。
以上是堂屋厅堂的空间陈设,接下来,黛玉又把我们带进了王夫人的东耳房,让我们看到了古时“中式卧室”的布局特征。
“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撤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
这里作者通过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色彩的点睛之笔、软饰的触感营造、味觉的享受、家具的摆设等细节,又极其自然的向我们介绍了中式卧室的陈设。
可以说,在《红楼梦》中,中式红木家装的的引入是从第三回才开始的,也就是说是黛玉走进贾府的那一刻,边走边开始向我们介绍着中式家装的独特魅力......从这点来看,我们倒要感谢黛玉的细心观察以及精彩“演说”了。
【编辑: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