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新中式家具设计是不是“老树新芽”?
2018-08-28 作者:张辉 浏览:3067 来源:品牌红木
摘要
张辉: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明清家具研究学者
为什么叫“老树新芽”?现代主义大师包豪斯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格罗皮乌斯有一句名言:“现代主义设计不是老树新芽。”
是说什么呢?是要彻底推翻旧的东西,重新开始一套新的东西。但是,我今天这个课题是我们的新中式是老树新芽。
为什么这么说?笔者观察了一些设计师的实践、厂家的制作,那些成功的作品都在传统家具框架和原形中发生。但如果走的过分或者是没有走出来,它们又不构成一种新中式,这是第一点要说的。
什么是老树新芽?
老树新芽?什么是老树?就是传统的硬木文化,不管是国家认定的红木标准如何,实际上,全世界各个领域家具木材从业者都在进行着买卖,在开发的各种新的材质基本上是硬木材质,都应列入红木文化系列。
红木文化几百年。它经历了明式家具的早、中、晚、末四期,主要以黄花梨为代表、为主体。在其末期,明式家具达到高峰,再进一步就发展为清式家具。
笔者不同意说明式是文人家具,清式是皇家的家具。笔者认为明式家具、清式家具全是匠作系统正常发生的、一步一步迈进的结果。即使没有乾隆皇帝,那些式样也基本会发生,因为家具发展是从简到繁的一个历程。
到清中期流行以紫檀为代表的家具,风格繁缛庄重。清末民初,更多使用了酸枝木(老红木),式样流行化,活跃轻松了。也有厚重款式的,一些大灵芝纹桌椅就是晚清民国的,也有海派的洋化红木家具。这是这个阶段的红木文化。黄花梨家具、紫檀家具、红木家具大致代表了传统各个时期的红木文化家具。
新中式的式样要保留两大要素
那么,现在新中式是什么?应该是在新的时期,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种红木家具式样,叫做新中式。
现代家具与红木文化的新中式不是同一概念,但要互有借鉴。现代家具是应用工业材质的,金属、玻璃、皮革、塑形的压缩木、软包等材质,形态近于欧美日式家具,某种意义上是大众消费产品。它是一种走高设计、低材质的产品。
而新中式红木家具还是延续了传统,是一种奢侈品文化产物。红木文化是海外材质为基础,使用高贵材质,强调高设计、高附加值、高价格。当然,其具体定价、性价比的确定是各个厂家的商业策略。
新中式的式样基本是要保留两大要素,一是要有传统的框架、原形和符号,这是第一个要素。二是要有新时期的审美,要有时尚感。没有“传统的框架、原形和符号”就不是在“中”,没有“新时期的审美”就不是“新”。
下面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
这件是传统的不出头的圈椅(图1),整体椅圈是一个两头对称的三弯形。扶手是三弯形的,联帮棍也是三弯形的。
这些三弯形代表古典传统的审美形状,代表传统的内容。我们可以看看现代人怎么在它的基础上改良的。
这是北京的平仄品牌的作品(图2)。我们看它跟传统的无扶手圈椅是否有框架、原形和符号上的继承。
当然太有了,但是它改良了什么?简化了一些构件,把一些构件做方了、有棱线了,一些竖材做方了。横竖材结合处使用出“嘴”的做法,就是横材和竖材接口的地方鼓出来一块,现在大家比较爱这种作法,适应手工操作,是手工艺的作品,机器操作做不了。它加强制作的难度,也表达一种奢侈品的特性。
这是另一个公司的椅子(图3),头几年最早看到新中式时,只发现这把椅子有特点,那个时期其他新设计的椅子还没有出来。传统圈椅是椅圈前后围半个圈,而我们看这个椅子,它椅圈后边好像形成了一个拱门形,扶手从低往高走、从后向前,感觉很跩的。但是,这种椅圈要防止木材横碴的处理,容易出现断裂问题。
以上这两把椅子实际上走的仍然是极简的思路,联帮棍、座面下所有的东西都去掉了。
新中式不能再过多强调简化
笔者不同意现在某些极简做法,有人连椅子后腿都处理掉了,就是用一个靠背板支撑椅圈。尽管大家都在找设计新出路,在简化简化简化,但最后把后腿(两条腿)去掉了,牢固度大减,实际上是对子孙不负责任的。
如果我们说红木家具是传之子孙的,是代后人购买、保管的一种家具。那么,那种东西的寿命肯定出不了几十年,稍微一磕一碰、一撞击倒地就烂掉了。
我们还发现有的椅子有后腿,但是没有靠背板的,椅背低一点的好办,椅背高了就不牢固了。还有,椅圈的接口处没有支撑构件。这些力学问题在传统家具上都解决了。现在为了追求形状的简,在牢固度上倒退了。
这是台湾设计师石大宇制作的竹子圈椅(图4),原型是传统的扶手不出头圈椅,但它有许多自己的装饰,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别具一格。
那么再看看一件特殊的作品(图5),国外的例子,1949年,瑞典人汉斯·维格纳吸收中国明式家具圈椅的影响,创作了这把椅子,称叫“中国椅”。
它有传统的构架、原形、元素,只是根据它自己的设计习惯改变了一下。它的腿是纺锤状的,这在维格纳的作品里经常出现。这个椅子后背宽起来了,这是一个改造,当时它是为了有腰病的人设计的,后背加宽了,坐着舒适。
扶手扁圆形,略微出头,前面有点儿扇面性,打了一个洼面。特别是现代家具爱使用的形状,后来美国肯尼迪总统、奥巴马总统都使用过,现在它被称为“总统椅”(图6),我们可以思考它是怎么改良的,怎么在传统圈椅的框架以及原形中营造现代审美的。实际还是那两句话,在传统的原形框架符号上,创作现代的审美。
前面说的是圈椅,现在说宋式座椅继承,这把新禅椅(图7),可以说是宋式的一种吸纳。这是广东中山马书的作品,框架上是吸收了宋式,扶手和搭脑是一平的,我们看宋画中有大量这样的图像,扶手和搭脑是一平的(后来到明式把后背提高起来,为了坐着后背舒服一些)。
这件新椅子的设计怎么继承传统,又符合现在审美呢?它的设计如果仅仅是一个框架,就显得过于简单,有点儿索然无味。那它又做了什么装饰?是冰裂纹,用了传统的冰裂纹,冰裂纹是穿插进去的,处理得舒朗,又符合现代的审美。舒朗感和整个框架是相互吻合的。它的构件和整体是圆融相恰的,互相适合,这就挺成功的。
一次在北京,这位设计者还跟我谈到了他另外的设计理念。他说他所有的作品设计要素都是从传统中来的,“没有自己的创作”。他还把其他的文物上的意向或形式用在家具上了。
其冰裂纹属于红木文化,但他有一把个椅子的座面是用雕漆器物的大花图案;还有他设计的一个榻,榻上的席子是一条条木条串联起的,头上还有一个卷起的枕头,他说这个灵感来自一卷汉简;他还有设计了一把高靠背四出头椅,靠背板上雕的两只螭龙,非常立体生动,比所有家具上的螭龙纹都漂亮,他说是来源自于犀角杯上的螭龙纹。犀角是更高贵的材质,雕的更美更细致,他就从犀角杯上获取了这个螭龙符号,搁到靠背板中上方,视觉的中央。
这些都获得了特殊的设计效果。它还说明了什么?他不但传承红木文化,还借鉴其他传统工艺品。他的设计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看你怎么穿插交替使用,赋予新的灵魂。
“平仄”还有一个三人长沙发(图8),带垫的,完全符合新中式的特点,也基本有传统家具的原型。
这把椅子(图9),笔者觉得是上品橼公司最好的一件产品,而且营销做的比较好,厦门开国际金融高峰会时,他们让索罗斯在座面签名,然后营销运作上就命名它为“索罗斯椅”。这个椅子无疑是传统四出头官帽椅的变化体,是黄花梨四出头椅的框架。
主要是构件变成了方料直料,实际上制作起来比我们传统的四出头椅要简单得多,但它个构件在比例和尺度拿捏的好。大形态上是立体的梯形,这成就了这一款,现代感很强。他们是用新的审美改造了传统的框架、传统的原形。它的侧面看着还是不太舒服,明式家具四出头官帽椅的后腿侧面绝对比这个好看。
在东阳的凤凰于飞公司展厅,我也找到了一个典型作品——白酸枝霸王枨圆腿条桌(图10),可以做桌子分析的案例。
我分析,实际上它的原形是一个四面平条桌,但是重新设计处理上,把四角打圆了,腿子是圆腿。牙板上,做了一个斜面,又做了一个坡状的处理,以便与圆腿交接交圈,这个也挺有智慧的。牙板上又恰好出现一些棱线和斜坡。
同时,它制造了一个模糊地带,还给人一种不确定的感觉,就是你说我牙板厚又不显不厚,薄也不薄。同时这个圆腿,从外面看是圆,从里面看是一个锥状,这个锥状,前边是平的,是一个小平面,往腿下收的时候成为一个大平面。这样这个桌子上,方形、圆形,三弯形(霸王枨)、三角形,半圆形,就有了多种的几何体的变化。
在一个那么简洁的器物上变换。这件东西非常有启发性,笔者觉得也是这次来看到的最值得欣赏的一件厂家东西,其实比许多学院派的设计作品更美,它把传统符号重新组合了,又是浑然一体的,不生硬,衔接的非常好。 “新芽”就应该是注重家具的立体形、几何形的变化把握。
笔者还想强调一下,现在新中式不能再过多地强调简化、简化、简化,第一批人已经简化到一定地步了,第二批人要想出新,一定要增加新变化,增加对比。如果简得连后腿、靠背都没有了,以后还能怎么简呢。
现代主义领袖凡.德罗说:“少就是多”。但现代主义的设计也被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少就是索然无趣。”就是说,太简约了,你那个作品就特别没有韵味。
刚才看的那几把椅子,某种意义上有现代感,但是,那样的几个平面、几个块块、几个条条、几个板的组合,如果再简化,会不会就是索然无趣,缺乏韵味。
新中式也会走向不断加大观赏面
当事物简到极端时,就会往相反方向发展,向复杂、繁多处发展。我研究明式家具,发现一个规律,叫做观赏面不断加大。其中有五个层面,简单说一下,十个字:叠加、雕刻、加大、增加、变化。
我们觉得,在某种角度上,新中式也会又走向不断加大观赏面。更复杂化一点、对比的增加,也都是加大观赏面的要素。并不是说偏要增加构件,偏要雕刻。
刚才说,多种立体的变化也属于是加大观赏面的一个内容。
以上这几件椅子,在设计上找到了现代感,但使用上舒不舒服?明式家具不一定都舒服,新中式也不一定都舒服。一把椅子要坐舒服不舒服,实际上是两面看。
现在强调功能性,功能第一,尤其是为功能而设计。这个我们不反对,但实际上,红木文化天生带着一种奢侈品特性,奢侈品很多不是为了使用的,奢侈品很大程度上代表一种腔调的,代表炫耀性质。
现在建筑也是这样,如果要最大的功能性,像四方体是是最功能的,可以最大面积地利用实用面积,但是你看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都是圆形的、流线形的,好看,但使用起来很不它方便。再比如鸟巢,外面的大壳子会浪费许多空间,要是只做一个立方体的体育馆、体育场,实用面积就很大了。但是,都做立方体建筑,就没有个性了,没有地标性的感觉,没有新的创造。
我们既要注重功能,也不能完全被功能左右,还要注重视觉感受。正如我们穿衣服,不仅仅是为了保暖,也是为了人的体面和漂亮,一定有些装饰性。我们看西服和旗袍,不仅仅是保暖。
尤其是旗袍,还又回到刚才那个问题,旗袍本来是几百年前旗人的东西,到了民国时期,在上海衍生成一种摩登的女性服装,现在新时期,又有许多高手让它又走向国际舞台,它仍然是保留传统框架、传统原形,创造出一种新的审美,这种新的审美依然带着各种传统符号,包括龙凤图案,它仍然是时装。
有一个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说,他的建筑不是为了功能,不是为了实用,他是为了好看,为了美观,说实质性的话,就是为了寻找他心中的女人。所以,完全要求功能性的、实用的,有时候也会限制设计的发展。
【来源∕《2018中国(中山)新中式红木家具展会刊》】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