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家具工业信息中心
  • 电话:021-56131287
  • 承办:上海商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红木艺术家具俱乐部
首页> 微信热点> 欧洲家具的中国情怀

欧洲家具的中国情怀

2019-03-20 作者:杨婷 浏览:3141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摘要

文化和艺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吸收与利用的,欧式家具也在不断的吸收中式元素为己所用。

文化和艺术如同流动的空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艺术相互交融,彼此渗透,欧洲与中国便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为设计领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开启了中西艺术融合之门。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理解,欧洲人在不断的摸索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入地了解,在不断的实践中理解其真正的内涵。纵观欧洲家具的中国情怀,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对我们本国更好地发掘本土文化来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

1、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格家具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之后,“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大推动了中原与西域的物质文化交流,意大利人马克·波罗撰写的《马克·波罗游记》更为欧洲认识中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冲破了陆地的隔阂,大量的商品被运往欧洲,被称为“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17世纪时期,大量的外销橱柜、屏风、手绘壁纸、金属器、牙角雕刻、外销画传入欧洲,这些产品以别致的造型设计、未曾见识的工艺、异国的情调的装饰一下子打动了欧洲上流社会。特别是瓷器,受到欧洲人热烈的追捧,由此仿造便应运而生。在荷兰、意大利、英国、法国纷纷出现了仿造中国橱柜的行为,同时开始研究漆的制备方式,最有名的是“马丁漆”,这一过程让“中国风格”得以进一步传播。

18世纪时期,特别是法国人,对中国家具的喜爱几乎到了极致。无论是桌、椅、凳,还是床、橱、柜,其造型与装饰图样,都受到了中国传统装饰文化的强烈影响。家具上装饰中国人物、山水、花鸟等绘画图案,配上中国陶瓷纹样,成为了当时法国人追求的时尚。橱柜的面板大量采用漆绘工艺,或在红漆底上描绘着中国风土人情画面(图1),或在黑漆底上用金线描绘中国情调场景(图2)。最常使用的人物一般是满清官员或妇女,他们衣着华丽、表情冷漠,带着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气息。最典型的风景画面一般为远处是起伏的山峦、宝塔耸立,近处有檐角上翘的亭阁、树丛等,加上水面与拱桥,有人在岸上活动,有的荡舟水面,当然天上有鸟在飞,一派宁静的异国风光。中国古典风味的红、黑、黄三色搭配,与欧洲家具的幽雅曲线造型融为一体,格外华丽,深受法国人的喜爱。

图1

图2

中国风格对英国的影响丝毫不逊于法国,除了只是简单地将漆艺工艺和中国装饰图案直接地运用到橱柜、椅等家具的表面外,更是喜欢将中国元素直接运用到家具的结构上,更深层次地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如三弯腿、窗棂格、宝塔等(图3)。其中最有名的一位设计师奇彭代尔,他充分将中国元素融入家具设计,如床和橱柜加上宝塔顶,椅背用中国的回纹装饰等等,制作了一系列造型奇特但结构简练的产品(图4)。中国家具传到欧洲之后之所以能影响深远,与他奇彭代尔等人进一步推广分不开。

图3

图4

上述的中国风格家具更多的是一种仿造,或是借用某一些装饰元素,没有太多的设计思想。18世纪末英国建筑师钱伯斯希望即使是仿造,也应该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向欧洲人展示中国设计的真正风貌。他于1756年出版的《中国建筑、服装和家具的设计》以及他在丘园的中国宝塔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欧洲对待东方艺术的一种新的态度,即要求自由的然而却是相对准确的创造,不再是轻率游戏的态度,更不要滑稽夸张的模仿。

2、19世纪欧洲的中国风格家具

18世纪末以来,欧洲进入工业时代,尽管中国风设计已经衰落,但并非彻底消灭,事实上欧洲民众一直以来始终维持着对中国风设计的兴趣,只是不再有成规模的流行。

19世纪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从强到弱的悲剧年代,一个伟大的帝国竟然在列强的侵略下走向崩溃。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也不再感觉到神秘,特别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被称为“东方凡尔赛”的圆明园遭到劫掠,中国文物蒙受巨大损失。一批又一批的中国艺术品精华令西方人震惊不已,他们惊喜地发现,外销漆木家具不是中国家具的全部,开始对中国艺术的审美和兴趣有了极大的转变。因圆明园流散文物是为中国皇室和上层社会所享用的精品,不是广州作坊的手工流水线上下来的外销艺术品,除珍贵的绘画、书法杰作外,还有精美的玉器、青铜器、珐琅器以及各个时期的漆器与瓷器精品等,精美绝伦。

尽管中国早已失去迷人的光环,让欧洲人对现实的中国不再抱有崇拜的心理,也正是基于对真实中国的认识,让欧洲各国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中国文化和艺术。换言之,18世纪是盲目的崇拜赞美与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谩骂,而19世纪则主要体现在以考古学为依据的实证态度上,不断地规范着中国风格。

明式硬木家具的发现更是震惊了欧洲人,彻底颠覆了他们以前对中国家具的印象。这时期设计出的中国风格家具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借用中国的装饰元素,而是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更深层次地对家具的理解,设计出更具有中国情调的异国家具。如图5所示的小边柜,乍看一下,小巧纤细,有点江南风情,一点也不像是欧式家具,柜体桌面上线雕花纹,而不是采用西方常用的细木镶嵌,小柜门上镶嵌有鸟语花香图,很典雅的感觉(图6),各角落处装饰有透雕的植物纹饰的牙条,桌面下方的转角处装饰有线雕的竹叶纹样,工艺上采用的还是西式的做法。这件家具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元素在西方的运用,中国情调很浓。

图5

图6

7所示的装饰柜,分为上下两层,整体给人清秀纤巧的感觉,上层的桌面采用冰盘沿形的盘型桌面,望板上装饰有花草纹结合的牙子,S型腿,脚上装饰有回字纹;下层的桌面面板的四周线雕有卷书、扇子、花篮、海棠花,在桌面的中间用贝壳镶嵌一副植物花卉图(图8),望板中间采用回字纹框架,两旁的回字框架中装饰有叶子,采用工字型的横撑连接四条腿,腿采用回字纹与卷草纹结合的装饰腿型,动物爪型脚。

图7

图8

3、20世纪欧洲的中国风格家具

1910年前后,随着中国北方铁路建筑的延伸,一个个汉代、唐代、宋代的陵墓被打开,大量珍贵的古代艺术品被发现,中国近代考古学由此兴起。考古发现使得西方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趣更浓了,特别是分布在各地石窟寺庙中的佛教艺术品引起西方人的强烈兴趣。英国著名装饰艺术史学家伯纳德曾经说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西方关于中国的知识,对她的人民以及她的哲学和艺术的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了更大的进步。”

20世纪20年代起,一批欧洲人居住在北京,与中国上层人物与收藏夹接触,深入了解中国的硬木家具艺术。1940年,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出版了第一本关于硬木家具的著作《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对明式家具简洁的几何形式与精湛的工艺推崇备致,此后西方对明式家具的了解逐渐深入。随着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家具的形式变得更为简洁,作为第一个家具设计的学院,包豪斯也是以简洁的造型、合理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作为他们设计的理念,与明式家具的设计思想不谋而合。丹麦设计师瓦格纳设计的“中国椅”,完全吸收中国圈椅的造型,加以简化,融合本地特色的木材和藤材,即成为了新颖的现代设计。

也有一些是吸收清代家具的特点的,模仿中式客厅的沙发系列,笔者曾见过一套四季系列的客厅沙发5件套,一件三人长椅加4件春夏秋冬主题的单椅(图9-10)。基本框架还是和中式客厅沙发一致,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卷书作为装饰语言,不论是靠背和扶手都直接将卷书造型作为装饰结构,靠背的上端装饰有蝙蝠和钱币,意为“福在眼前”,靠背的卷书带下方一圈古钱纹环环相扣的图形连接,结合靠背板上的风景图,下面的牙板采用雕刻的蝙蝠与铜钱、团寿组图,寓意“福寿双全”,与上面的靠背寓意相呼应。这套家具独特的造型,和对中国元素的大胆合理地运用,给人带来一种新奇的感觉。

图9

图10

4、结语

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格家具可能看着有点可笑,有点夸张,也真实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神秘中国的好奇和印象;19世纪的中国风格家具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不再是纯粹的模仿和借鉴,而是结合自己的思想,设计出了更有中国情调的异国家具。20世纪的中国风格家具直接吸收家具的造型和比例元素,结合新的材料和新工艺,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家具。时至今日,中国风格的家具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交流的更多,中西融合的家具也更能成为国际化的产品。

扫一扫有惊喜!

  • 上海海上传奇红木馆
  • 上海艺雕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毅晟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雅典娜公司(海上蒋家)
  • 上海仓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锦翔工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万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老周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强艺家具有限公司
  • 太仓市永和艺术品雕刻厂
  • 上海森雍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浦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尊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玉山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