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考辨
2010-03-17 作者:林仰三,苏中海 浏览:1860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摘要
提起红木、酸枝,真是众说纷纭。有人以为酸枝来自海南岛的野生荔枝;有人把酸枝当紫檀进口.还输了官司;还有人把甘拔(Koompassia malaccensis)误当红木,以致一船原木就亏损数百万。由此可见.弄清红木的真面目,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争论。
1 人言人殊说红术,因地因时大不同
作为木材的红木,主要有10种说法。(1)把树脂桉(Eucalyptus resinifera)当红木,这是1936年版《辞海》和1985年版台湾《大辞典》的意见。(2)把孔雀豆(Adenanthera pavonina)当红木(酸枝),这是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的观点。(3)把紫檀属(Pterocarpus)当红木,这是唐耀先生1936年《中国木材学》和1983、1993两版高校教材《木材学》以及《现代汉语词典》(及其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的共识。(4)认为红木主要是紫檀属,而海南檀、格木亦属此类;这是建国以来共3版《辞海》的表述。(5)把黄檀属(Dalbergia,亦称檀属)和紫檀属当红木.这是何仲麟先生在《红木简介》的看法。(6)把黄檀属的显心材者当红木;成俊卿先生等在l 992年版《中国木材志》指出:“黄檀属的英文名为ROSE WOOD.商业上则往往对于具有红色心材的黄檀属木材叫“红木”(甚至还包括紫檀类的木材在内)”。(7)1996年8月.上海市技术监督局把红木界定为;紫檀、瘿木、乌木、鸡翅木、酸枝和产于东南亚的花梨。(8)1 999年8月,国家标准“红木”(送审稿).则把紫檀、花梨、酸枝(分红、黑两大类)、香枝(降香檀、黄花梨)、鸡翅木和乌木(分乌木、条纹乌木两大类)共8类视为红木(还要求管孔直径、气干密度要符合规定);如再补充加入铁梨木(格木),则古代明式家具所用的珍木就齐全了。(9)l 987年广州市木器公司编写的《家具、木器商品知识》写道:“关于红木家具的称谓,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将紫檀和酸枝家具称红木家具;另一种是将紫檀、酸枝和花梨家具称红木家具;再一种则将紫檀、酸枝、花梨、东京木和坤甸等进口硬木家具.统称为红木家具。以前倾向于第一种说法为多;现时则趋向后一种说法,并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习惯称谓。”又说“海南岛的降香木,纹理比酸枝还好,有些地方将它作为土酸枝。”(10)广州市木材公司家具商场负责人在答读者问时说:“红木包括酸枝木、花梨木、波罗格木、坤甸木等多木种。”(羊城晚报1 991年6月21日)。此外,被称为红木的还有茶科的西南荷木(云南)和茜草科的水锦树(台湾)。在上述见解中.笔者原来是赞成第5、6种的。如国家标准“红木”按送审稿公布实施.则红木的范围是大为扩展了。
|
|
|
坤甸 | 四叶菠罗格 | 巨港菠罗格 |
2 紫檀名扬唐代前,红木流行乾隆后
2.1 红木有广义、狭义之分 很多文献认为红木首先是紫檀及紫檀属的木材,其实不然。紫檀(檀香紫檀)的利用历史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又名“紫旃木”或“紫真檀”);同属的新花梨.原来也不叫红木。红木的最早文献,当推由华侨郑怀德(1765~1825年)撰写的《嘉定通志》。这是一部有关越南南方的地方志。在物产志中写道:“红木,叶如枣,花白;所产甚多;最宜几案柜椟之用,商舶常满载以归。其类有花梨、锦莱.物价较贱。”从叶、花的性状和产量看,红木应该是交趾檀(D.cochinchinensis),而绝非叶大花黄产量少的紫檀。锦莱则应是巴里檀(D.bariensis).因其越名为CAM LAI。
2.2 檀属乔木木材的商品归类:心材不显的分为硬黄檀(如海南檀,海南称花梨公.而《辞海》的海南檀,其实应更正为降香檀)和软黄檀(如南岭檀D.balansae);心材明显的也分两类—— (1)气味辛香的是香枝(黄花梨),(2)带有不同程度酸气的是酸枝。当前,酸枝是狭义的红木,而红酸枝(交趾檀)则是最狭义的红木。
2.3 再从粤海关对紫檀、紫榆实行不同税率来看;或者从 “紫榆.似紫檀,无蟹爪纹。刳之其臭如醋”来看.也足以说明紫檀与紫榆(红木).是两类不同的珍贵硬质木材。红木是清代中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红楼梦》贾府的名贵木器,只有紫檀、花梨、乌木而无红木,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2.4 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出版于1848年)也有红木。该图考说:“红木,云南有之。质坚色红;开白花五瓣,微赭。”此种红木,其实是西南荷木(Schima wallichii),与上述的红木.毫不相干。l 942年赵汝珍的《古玩指南·木器》写道:“按红木产自云南。叶长椭圆形;白花,花五瓣;木质甚坚,色红,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其中对产地及花、叶的描述。显然是从“图考”而来。
|
|
交趾黄檀 | 巴里黄檀 |
3 识别靠薄射管气,不要被材色所迷
红木家具是明式家具约定俗成的称谓。据《明式家具研究》,紫檀、新花梨(花梨)、黄花梨(香枝)、红木(酸枝)、鸡翅木、铁梨木(格木)和乌木,是明式家具所用的珍贵硬质木材 。要辨认这些木材,主要观察其轴向薄壁组织(以下简称薄壁组织)、射线、导管(管孔及导管线)和气味。 颜色当然是考虑的因素,但因同种木材本身就有多种材色,且颜色又在不断地变化中,所以较难掌握。如紫檀先红后紫、格术先黄后褐,而最终与红酸枝等都变成接近黑色;到了那一阶段,光凭颜色来判别红、黑酸枝以及它们与紫檀、格木的区别,就比较难了。
3.1 柿属的乌木(日本等称黑檀),密度大,沉于水,坚脆而墨黑,放大镜下也较难看清射线和薄壁组织;但仔细观察,则可见沿射线呈现微小的白点以至连成白线。条纹乌木通常也沉于水,材色较淡而有粗条纹,射线的白点(线)也多数可见,且射线与薄壁组织近等宽等距,两者相交构成网状。非洲的黑酸枝(D.melanoxylon),有时亦稍现白线;但其管孔比乌木者大,且大小不一致。柿属的心材不显者(仅有黑色的创伤色斑),则价值大减,易腐、易炸裂,只能以“柿木” 称之。有些文献不分有否心材,一律叫“黑檀”是不对的。
|
|
乌木 | 条纹乌木 |
|
|
柿木 | 东非黑黄檀 |
|
|
铁刀木 |
3.3 铁梨木(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自越南北部进口的称东京木),古称铁力木或石盐,“格古”说:“铁力木,出广东。色紫黑,性坚硬而沉重。东莞人多以作屋。”雍正《广西通志》说:“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文理坚致。藤、容出。”可惜铁力木此名,被藤黄科的Mesua ferrea所冒用,且翻不了案。在接受张冠李戴这一现实的同时,切勿忘记,格木的古名是铁力木、石盐。格木具有端钝的翼状和聚翼状薄壁组织,翼的外侧(靠树皮方向)显著肥大,状如戴帽;且有深色的纤维带。
4格木
3.4 紫檀的导管含橘红色树胶,管孔如点点红星,故称“金星紫檀”;其导管线稍弯曲而易见,日久则变灰色,故有“蟹爪纹”、“牛毛纹”之说。新切面划于白墙或白纸上,可见红紫色的划痕。“格古”说: 紫檀木,性坚,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真者揩粉壁上,果紫;余木不然。”紫檀木已知由檀香紫檀(P.santalinus)这一树种组成,即金星紫檀。但民间尚有鸡血、牛血、花梨等紫檀,似乎有多个树种组成紫檀木。笔者初步认为:真正的紫檀仅由檀香紫檀所成,而鸡牛花梨之说,或由于红酸枝或重花梨冒充;或因不同立地、不同树株、不同树干部分、时间久暂等不同因素,而使紫檀木呈现出不一致的外观。
至于划白见紫,也不能绝对化。近年来有1(~2)种从马达加斯加进口的紫色酸枝,同样有此现象。其中一种的划痕,甚至比檀香紫檀更浓艳。但马产酸枝锯解时酸气颇浓;导管线有棕黑色树胶;薄壁组织与射线构成网状,局部可见;具黑色粗条纹。檀香紫檀的香气轻微而特殊;导管内含物多数呈橘红至紫红色;薄壁组织显然宽于射线,故不构成网状;深色条纹较不明显。
3.5新花梨(现称为花梨)与紫檀同属。如以量多常见的大果紫擅(P.macrocarpus)作为花梨的代表,则比其轻的可称为轻花梨,包括印度紫檀(P.indicus)和安哥拉紫檀(P.angolensis);比其重的可称为重花梨,包括鸟足紫檀(P.pedatus)和越柬紫檀(P.cambodianus);非洲产色泽红艳的索氏紫檀(P.soyauxii),是花梨类中最紫红的,可称为红花梨。并非所有紫檀属的木材,其术名均可称花梨或紫檀。拉丁美洲有几种心材不明显或很小的,如罗氏紫檀(P.rohrii)和药用紫檀(P.officinalis),质轻、色浅、不耐久,只能用为一般木器、普通家具、包装箱、合板和造纸等,是没资格称为花梨的;当地名为BEBE,可音译叫“贝贝”。
木名\ 识别 因子 | 紫檀 (檀香紫檀) Pterocarpus santalinus | 新花梨 (花梨木) Pterocarpus spp. | 红木 (酸枝) Dalbergia spp. | 黄花梨 (香枝、降香檀) Dalbergia odorifera |
气味 | 轻微清香 | 常具显著芳香 | 浓或淡的酸或酸香 | 浓的辛辣香 |
气干重量 | 沉于水 | 浮于水 | 通常沉于水 | 浮于水 |
板面材色 | 可见深色条纹,但材色仍较均匀 | 深色条纹明显,使材色不均匀 | ||
导管 | 具橘红色树胶,导管线接近基本色 | 导管线色深,与基本色反差大 | ||
薄壁组织带 | 比射线宽几倍,故两者不构成网状 | 带虽宽于射线,但局部与射线构成网状 | ||
射线 | 以单列射线为主 | 以2列为主,也无纯单列射线者 | ||
萤光现象 | 木屑水浸液常有萤光现象 | 无 |
3.6 现将紫檀、黄檀两属的红木识别特征表列如下:
此两属的共同特征是波痕常可见(在边材则更明显);常有半环孔材的特征;射线细至甚细;管孔主为单独。
3.7 冒牌红木的识别。假冒红木的木材常具有红色的心材。 其中“甘拔”的特征是:薄壁组织为端部尖锐的翼状和聚翼状,且大径材有宽带的内含韧皮部。同属的大甘拔(K.excelsa),同样有宽带的内含韧皮部,且薄壁组织更发达,呈带状。非洲产的红贵宝(Guibourtia demeusei等3树种).由深色条纹形成漂亮的花纹,但它却以巴西花梨(简称“巴花”)的名称问世;这可以说是地域歧视的具体表现。红心漆(Gluta& Melanochyla)和缅红漆(Melanorrhoea),则不仅有径向树胶道.还有不等距的离管带状薄壁组织。缅红漆的“带”,明显宽于射线;红心漆的“带”则与射线近等宽。
前面谈到酸枝充紫檀输官司、甘拔当红木大亏损的个案,使人们在吸取教训后进行反思。4 正名样板两兼备.买卖交易少扯皮
4.1 “红木”在国家标准出台前,是一个漫无边际的混称;在国标出台后,也是一个集合名词,并不是具体的商品名。订合同要明确到更细的木种以至树种(如广州就把酸枝细分为油、红、花(白)和黑4个木种),并附上准确的拉丁学名或外文商品名。同时,应该有木材样板作为实物的依据,按“板”交货就可靠了。
4.2 中国大陆的紫檀是檀香紫檀。但日本,还有中国的台湾,却把酸枝当紫檀。l 980年台湾出版的《经济木材图鉴》(彩色版)就把阔叶檀(油酸枝D.latifolia)称为广叶紫檀。1979年须藤彰司的《南洋材》,却把檀香紫檀等同于其他同属树种.也就是当做一种“重花梨”看待了。这种因地而异的现象,是值得认真了解的。
4.3 当今木地板市场有不少“紫檀”,没有一块是真的。除轻花梨的印度紫檀(P.indicus)外.最多见的是所谓“巴西紫檀木”。真想不到这种绿褐色的绿心葳(Tabebuia serratifolia),竟盗用了紫檀之名。另一种叫印尼紫檀木,就是上述的油酸枝。国内有些地方还把小红豆(O.microphyllum)的心材叫紫檀.色虽似而质远逊。
4.4 把印度紫檀称紫檀的文献颇多,自1972年《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开始,就连续不断出现。如1983年《拉汉英种子植物名称》.1985年《中国树木志》(第二册),1989年《明式家具研究》,以及建国后共3版的《辞海》 影响所及,不少中医药书籍也跟着采用。
古名今释是件难事,要求绝对准确是不现实的。但发现有错而及时更正.也就善莫大焉了。芸香科的山油柑(Acronychia pedunculata),曾被考证为“降真香”(1956年《广州植物志》),并广为流传。1991年《广东植物志》(第二卷)出版,才指出“降真香”是误称,总算是尘埃渐渐地落定了。
4.5 紫檀属中国无原产树种。有些资料说我国两广亦产紫檀,其实是把集散转手地当产地。 檀属乔木的显心材者,在海南省有香枝(黄花梨),在云南有黑黄檀(D.fusca,是黑酸枝的一种)。这两种的资源已濒临枯竭,但造林不难,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注:本文木材样品实物由林仰三先生提供4.6 除材用的红木外,还有染用的红木。染用红木的学名是Bixa orellana。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华南有栽培。种子外皮可制红色染料,供染果点及纺织物;种子供药用。
本文文字内容来源:中国木材2000年第1期。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