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家具工业信息中心
  • 电话:021-56131287
  • 承办:上海商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红木艺术家具俱乐部
首页> 收藏鉴赏> 乔家大院里的纷争

乔家大院里的纷争

2008-02-19 作者: 浏览:1735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摘要

乔家大院的幸运之处在于,它的院子里有故事,而且是两个这么著名的故事。

一场县政府自导自演的“经营权转让”的戏在乔家大院里上演。事件促使人们反思,文保单位如何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中找到平衡?作为第一个对游客开放的晋商大院,乔家大院可作为一个样本。

小县城里的大宅院

连绵几天的雪切断了通往乔家大院的高速公路,从太原过来的50多公里路走了两小时。这是乔家大院一年里生意最清淡的时候了,标志性的甬道里空空荡荡,只有大红灯笼高高挂。门口闪出一个人,是大院里职工陆元生(化名),匆匆将记者引进大院深处,一路上反复叮嘱记者不要暴露他身份,“我们这是个小县城。被人知道,我就没法在这里待了”。

办公室在最远端的第六院,面向一片开阔的花园。其实,乔家原本也是要在这建成一个完整院落的,因日本侵华战争,只建了几间就停工了。这几间院落就用作了办公,但馆长、办公室主任都不在,因为转让乔家大院经营权一事是县长主导的,他们处境尴尬。

乔家大院的现任经营者——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在最后一分钟才得知此事。2007年12月20日上午,《乔家大院旅游景区投资开发建设项目合作意向书》签字仪式举行,下午,14人组成的职工代表看到了这份意向书:祁县远大公司代表祁县政府,与上海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中昊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出资成立“山西乔家大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及董事长为县长李丁夫。乔家大院的经营权作价25%股份归新公司,将交由新公司经营20年。在此期间,该公司每年上缴祁县政府1000万元人民币。

“乔家大院被卖了!”14人代表之一的陆元生愤然指出,企业都是趋利的,文物保护怎么办?乔家大院建筑很多是木制的,已不允许对外开放,企业经营后,如果为了赚钱,把这些阁楼都开放了,会对文物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文物保护法》第24条明文规定,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12月24日,转让一事被接到举报的山西省文物局叫停。

乔家大院位于太原和祁县中间的乔家堡村,距太原50公里,距祁县11公里,距平遥40公里。县史志办主任武殿琦对记者说,尽管乔贵发生意遍布全国,但叶落归根,无论如何也要衣锦还乡——这也是晋商的一大特点。从乔贵发始建宅院到后来乔致庸、乔映霞的几次扩建,都没有离开乔家堡。偏于一隅在当年也有好处,义和团运动爆发后社会动荡,乔致庸为求清静,干脆把四个院子所在的路口买下,将乔家围成一个封闭式的小城堡。这在县城里是办不到的。但乔家大院当年选址时,一定没想到这为它的今日辉煌埋下了伏笔:游客们从太原或者平遥而来,都只有一小时车程。而因为四周都是村庄,可以在周围建大片停车场供游客使用。

“乔家大院是祁县唯一值钱的东西。”县长李丁夫在上任之初就说。据了解,祁县矿产资源缺乏,70%收入来自玻璃加工厂,但近几年因环境污染而被关停并转。旅游业虽大打“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旅游牌,但县城里的景点一直在平遥和乔家大院的夹缝中挣脱不出。表面上,“穷县想办大旅游”也成为这次县政府转让乔家大院经营权的理由。

12月26日来祁县调查此事的山西省文物局政策法规宣传处处长许高哲指出,地方政府无视文物保护法,转让“国保单位”经营权的事件确实屡有发生,说到底还是利益驱动。尽管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乔家大院所有权和经营权仍属祁县政府。乔家大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对记者介绍,博物馆前几年每年向县里上交300万元,最近几年因门票收入增长迅速,实际上交县里1000多万元。此外,乔家大院还承担着县里每年10万人的接待任务,这一项也将近400万元。此次转让事件的一个背景是,因同名电视剧的热播,乔家大院的声名和收益都达到它历史上的最高点,2006和2007年的门票收入超过3000万元。

被动的成名史

因为一次偶然事件,乔家大院成为山西省最早开放的晋商大院。武殿琦说,那是1984年发生在榆次的“猫耳岭”事件:因为要修公路建高楼,推土机强行推掉了一个大型战国墓,文物人员阻止不了,只好跟在推土机后面拣。后来告到文物部门,晋中地委向全市发出保护文物的决定,决定在各县设立文物处。祁县文物处成立了,可是做什么呢?有人提出,可以把乔家堡的乔家大院整理出来,搞个博物馆。其实当年县城里的渠家大院和乔家大院不相上下,为什么选了乔家呢?就因为渠家当时住着老百姓,而乔家被县委党校占着,容易清退。于是1986年3月,从县里的文化单位抽调了20多人支援建馆,县史志办的武殿琦是其中之一。他记得,当时提出“轰炸一个月,‘五一’开馆”,但一直到11月1日才正式开馆。博物馆的名字也讨论了好几个,有人说可以搞个乔家家史展,武殿琦坚决反对:“乔家发家是靠剥削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这种家史怎么能宣扬?”正好看到丁村搞了个民俗展,“文革”时被摒弃的传统又重回人们视野中,游客觉得很新鲜,于是乔家大院也确定为“祁县民俗博物馆”。武殿琦说,展品是从县里各处搜罗而来,特别是文化馆保存的一些文物,都给了乔家大院。开馆后,武殿琦发现问题来了:很多游客、包括领导来了都问:“他家是干什么的?怎么能建这么大的院子?”这才决定增设家史展,但文字叙述尽量少些。



80年代,乔家大院是太原的又一旅游热点,到太原的游客看了晋祠,都要再来这里看看。乔家大院的门票也随之水涨船高,从最初的3毛钱到现在的40元。乔家大院的红火引得周围县市纷纷效仿,90年代起山西兴起“大院热”,但再没有谁达到第一家——乔家大院的辉煌。

现在,无论谁谈起乔家大院的辉煌,都无法避开两次影视剧的拍摄。不然,说不定它中间就被其他大院取代了。第一次是1990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此前,虽然也有电影电视在此取景,但都不被人注意。据说剧组已经在全国找了好多院落,到了这里才敲定,因为乔家大院一条甬道六大院的布局与原著《妻妾成群》里所描绘的格局不谋而合。1986年第一批进馆的职工高保育对记者说,拍《大红灯笼高高挂》时是隆冬,游客本来就少,博物馆很欢迎剧组来拍,可以得到一些经营补偿,又能免费宣传。而且,张艺谋为了拍电影,还把大院做了一次维修,一拍就是7个月。虽然“乔家大院取景拍摄”只是出现在片尾的一行小字,但电影在柏林电影节获大奖,吸引了很多人甚至是外国人慕名而来。1989年,乔家大院的年游客接待量为8万人次,到了1991年就达到15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20万元。武殿琦记得,1992年他去建设部申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接待的人开始很茫然:“祁县?什么地方?”一说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拍摄地,那人马上热情起来:“好地方!”这部电影的效应一直延续至今,最直接的是大院里里外外挂的大红灯笼,虽然每年都换新的,但样式还是电影里的。这成为乔家大院的一大标志,甚至在山西其他大院里也挂起来了。

到2004年胡玫带着她的剧组来选景时,乔家大院的上上下下都意识到这是个机会。博物馆副馆长郝玉林说,当时山西省宣传部想拍一部反映晋商文化的片子,但剧本和地点都还没定。馆长王正前为这事奔走了半年,全馆无条件支持,要半夜拍就半夜拍,要剃光头充当群众演员就剃。一开始叫《晋商之冠》、《大户人家》、《在中堂》,直到最后叫了《乔家大院》,剧情也把祁县、乔致庸都托出来了,其实是把票号盛世时期的晋商群像都浓缩到一个人身上了。“我是山西祁县乔致庸。”武殿琦数了数,剧本里出现了120多次这样的自我介绍。据统计,2005年,乔家大院的门票收入为1200万元,2006年一跃而为31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为1.8亿元,同年当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个,总投资20.99亿元。武殿琦说,2006年“五一”期间游客实在太多,动员了武警在院中央画线,一边进,另一边出。停车场里放不下,公路上几公里外都是车。后来只好在电视台发布新闻:“黄金周乔家大院游客量过多,请大家不要来了。”现在,《乔家大院》的大幅剧照仍从大院内一直延伸到几公里外的广告牌上。

“其实,从博物馆的角度看,乔家大院也是不合格的。”武殿琦说,但游客们都是来看院子的,对里面的展品不太在意。而乔家大院的幸运之处在于,它的院子里有故事,而且是两个这么著名的故事。

大院开发包围圈

乔家大院门口站着几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招徕游客,她们是这里的导游,导游费和门票一样,也是40块钱。背诵着还不熟练的讲解词,她们对这里的历史并不了解。1996年来到馆里的王建民(化名)对记者说,这些导游是去年刚来的,博物馆原来十几年的讲解员都换掉了,换成了这些没有资格证的、来自乔家堡村的小姑娘。因为博物馆开在乔家堡,说是要照顾村民,但王建民说,其实背后还有深层原因。几年前,乔家大院外新开了个小八卦园,由乔家堡村支书经营,里面全是封建迷信骗钱那套,所以博物馆里明令讲解员不得将游客引入其中,否则,等于承认它是乔家大院的附属产品了。这是换导游事件的导火索之一。

早在90年代初,围绕乔家大院的一系列旅游开发尝试就开始了。首先获益的是博物馆所在地乔家堡村,在游客必经之地搞旅游经营,开餐馆,开商店,生意颇为红火。1996年,村民看到大院外一个乔家花园还荒废着,琢磨着搞点开发,设计了一个周易八卦宫,但乏人问津。后来南方商人过来给出了个主意,开始在里面烧香算命,一见游客过来,就唬他,“今年你父母有灭顶之灾,烧一炷香吧”。游客就这么被绕进去了。王建民说,社会反响很差,但因利润可观,就是取缔不了,村里还在对面又开起了小八卦宫。

2005年因《乔家大院》剧组的进驻,博物馆要安排吃住,就把乔家宾馆的经营权收回了。当时这家宾馆年年亏损,承包人正巴不得把这个烫手山芋甩掉,副馆长郝玉林接手。宾馆里养了两只孔雀,郝玉林说,这是当年建宾馆时,风水先生说五行缺土专门养的。郝玉林在这里搞晋商主题文化展,搞孔雀园和生态主题餐厅,但剧组走后,生意仍然冷清。他分析说,宾馆建造时没考虑乔家大院的旅游规律,游客们大多从平遥或太原来,在这里看两个小时就走了,不会多做停留。

开发先行者们意识到,不把乔家大院包围进来,还是不能真正吸引游客。在2002年11月底,祁县政府就搞过一次类似的改制计划。王建民说,当时,祁县政府宣布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改制,和渠家大院、九沟风景区一起并入祁县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由当时主管旅游的副县长出任法人代表,祁县旅游局一套班子两个牌子设立,性质是企业。同年,《文物保护法》刚出台,明确规定文保单位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高保育说,当时文保系统刚刚通报一批单位的违法行为,比如曲阜的“水洗三孔”,平遥的股份制改制,博物馆职工都有文保意识,联名上告到山西省文物局,制止了这次改制。作为补偿,祁县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周易民俗文化宫纳入麾下,并从乔家大院每40块钱门票收入中取走8块。

5年前的改制风波还未平息,新县长就决定再一次冒险。为将乔家大院拉入其中,名为要办“大旅游”——在乔家大院所在的“在中堂”外新建两个堂“宝元堂”和“德信堂”,这是乔家另外两支的宅院,原址已经不存在,据说,找来了开发榆次老城的设计师来重新设计。王建民说,县政府这笔账算得精,把新开发的两个堂和乔家大院捆绑在一起出售联票,少说也要加价30块钱,那每年的进账可以多一倍。交1000万元给县里,剩下的公司收益可以想见。如今,记者看到,乔家大院周边的拆迁已经完成,扩建工程已经进行了一半。这样,公司也有了迫切上马的理由。

晋商大院的不同命运

祁县古城不大,东西长800米,南北700米,呈十字形排布。古城很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但因游人稀少,两侧店面都成了杂货铺。武殿琦很惋惜,他认为,祁县古城建筑其实很有晋商特色:二层楼高,通天明柱,宽敞走廊,便于货物买卖。但城墙和牌坊都被拆了,没平遥那么完整。

其实,祁县古城的东大街还有一座渠家大院,当年流传的一句话是“东有渠半城,西有乔半城”,在城里,“渠半城”保存得更为完好,而且渠家的宅院、茶庄、票号都集中在城里。郝玉林也曾在渠家大院做过一年副馆长,他开始也纳闷:为什么渠家大院引不来游客呢?因渠家是诗书之家,建筑上,甚至更大气,底蕴更深厚。为了绕开城里别人家的孩子,里面更有曲径通幽之美。选材也是用青石,比乔家的麦黄石更贵重。影响上,渠本翘对社会的贡献也不比乔致庸小,甚至可称为中国商业史上“下海经商第一人”。但没办法,渠家大院1996年才开馆,比乔家大院晚了整整10年,县里的文物也都被乔家搜罗走了。乔家大院越有名,身处狭窄老城里的渠家大院就越被冷落。 目前,山西明清时期晋商大院——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太古的曹家大院已被集体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在历史上,晋中地区的“祁、太、平”是晋商最集中之地,这里留下来的古城和大院也是最多。在1997年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后,山西看到了“申遗”的效应。武殿琦说,之所以捆在一起打组合牌,就因为名额有限,而且这样成功率更高。而“四大院”里,除乔家大院外的三家都面临一个问题,东西好,也想借此把名气提升。武殿琦说,当年他陪《乔家大院》编剧朱秀海到各地看院,走到曹家大院“三多堂”,一路惊叹建筑精美,但进去看一圈是他们两个人,走出来还是两个人。

与四大院不同的大院是“常家庄园”,那不是文物,是开发出来的假古董。武殿琦认为这是个败笔。比如,新建的院门槛很高,而当时民宅的门槛不可能那么高。难怪游客们说“宁看乔家一个院,不看常家两条街”。郝玉林说,当时榆次政府开发出来,就组织单位去看,门票一下子炒到1000多万元。然后转手卖给山西电力公司,到手后他们才发现,这就是个吹起来的泡沫。


mazsoft.com
blog.keylink.rs

扫一扫有惊喜!

  • 上海万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雕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毅晟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雅典娜公司(海上蒋家)
  • 上海仓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玉山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锦翔工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老周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强艺家具有限公司
  • 太仓市永和艺术品雕刻厂
  • 上海森雍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浦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海上传奇红木馆
  • 上海艺尊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