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应是交趾黄檀?
2016-06-13 作者:曹经纬 浏览:3277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摘要
这是日本正仓院。于756年正式启用。这一年,日本圣武天皇离世,其日常用品及珍藏的物件被光明皇后分批呈献给东大寺保管,从而入藏正仓院,这些物品构成了正仓院藏品的基础。
后来,东大寺的珍贵物品及信徒的捐赠物品都被藏入正仓院。到明治时期,正仓院正式脱离东大寺,连同藏品一同划归皇室所有。其藏品数量大、种类多,总数約达9000件。正仓院的藏品来源主要有三:
一是唐代传入日本的中国精致文物;
二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西域文物;
三是奈良时代日本仿制的中国文物。
正仓院所藏的唐代文物,规格极高,品相完好,其水平远远高于一般地下出土器物。
其中正仓院收藏的唐朝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唐朝五弦完整实物,非常珍贵。然而目前人们(尤其是中国人)对于正仓院所谓的紫檀器物究竟是我们所认知的印度产Pterocarpus santalinus(即现在中国所称的“檀香紫檀”、“印度小叶紫檀”),还是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等其他木材似乎仍没有定论,也无从鉴定这些木材树种的可能性。
那有人会说了,人家不是名字上明明白白写了紫檀五弦琵琶了吗,难道之前被你吹了那么久的正仓院也会搞错吗?
这倒不是,只是日本的命名和我国有所不同,在日本,现中国所称的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名称为红木紫檀,而中国所称的大红酸枝也就是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名称为本紫檀。
所以很大的可能性是,这个正仓院所收藏的唐朝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按照日本的命名称呼定名的,毕竟如果是依据中国的叫法,参观者怕是要凌乱了。
我们知道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多是直接取自中国。这就顺势推出了一种假设情况,会不会在中国唐朝时期的紫檀其实并不是我们现在的檀香紫檀,而是和日本一致的,是交趾黄檀呢。
这样的假设有没有史料支撑呢,我们来看。
中国古代西晋(公元 266年-316年)崔豹的《古今注》为史籍中最早的紫檀介绍记录:
“紫栴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
扶南国是何地。扶南国又作夫南国、跋南国,意为“山岳”,是曾经存在于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印度化古国。其辖境大致相当于当今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上的东南亚国家,也是中国古代史籍中经常出现的东南亚国家。
上图为东汉时期扶南国地理位置,与大红酸枝产地相对吻合。而今专家对此的解释为,这是古籍错把紫檀运往中国的中转地当作了紫檀的出产地了。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而且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但是,我们基于我们现在的假设,在唐朝及之前,紫檀指的是现在的大红酸枝。那一切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我们再从另一头查起,看看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在史料上是如何记载的。我们可以发现,在清朝之前,对交趾黄檀并无记载,最早对其的记录是华侨郑怀德(1765-1825)撰写的《嘉定通志》对其的记载。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明明交趾黄檀的产地相较檀香紫檀的产地离中国更近,为何紫檀早在晋朝就有相关文字记录,而反而更易获得,且加工更容易的交趾黄檀却到清朝才走上历史舞台。
一说郑和下西洋,打通了贸易海路,增加了中国和南洋的贸易往来,大量木材才得以进入中国。但笔者认为合理的解释应为,唐元时期所称的紫檀是为现交趾黄檀,后贸易发达后,檀香紫檀混于“紫檀”中进入我国,因其材质优秀,且与紫檀一名也想合,遂慢慢取代了原本属于交趾黄檀的紫檀一称。这和近代新花梨顶替了黄花梨的花梨名称相似。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事实到底是怎样以不可考,自清朝后,紫檀已明确是指檀香紫檀,我们还是应当遵循这个事实。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