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红木行业:传承与创新之路的思考(下)
2016-07-29 作者: 浏览:2426 来源:艺术家具专刊
摘要
直到2015年,市场经济第一次掀开它无情的本面,伴随着新常态的到来,红木市场开始慢慢不寻常地冷清起来。商场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越来越理性,从业者的荷包也越来越瘪了。大家突然惊慌地发现,风向似乎一夜之间变了,令人无所适从,这个世界他们已然不懂了。于是乎,红木行业发展的方向与思路开始混乱,“工匠精神”便在这个时候绑架着“传承”被神圣地推广开来。他们视日本的小作坊模式为“工匠精神”的代表,却不知以作坊模式做传承仅仅只能够撑得起小众的、代表红木行业文化最高度和金字塔塔尖的很少很少的一部分高端产品,而基于中国国情的大量的生活需求产品则要借助工业化时代的改良创新以及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红木家具得以实现。行业需要深刻反思,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需求决定着生产者的定位,支撑起“工匠精神”的工艺设计与工业设计也无法等同,而且所谓的工匠精神如果连传统的工艺观都不了解,更谈不上什么匠心。本来,让工业化生产来仿制传统家具是一种倒退,欧洲已走过这一段路,但未来我们还要继续走,避无可避。当然,中国当代传统家具既不能仿老祖宗的东西,也不能一味地抄袭西方的设计,必须走自己的路,如何将传统匠心与工业化创新相结合,必然又是一个新的问题。
事实上,经过2015、2016近两年的调整,红木产业已然慢慢忘却令人狂欢的时光,一点点地趋于平静,而这种平静更多的也是在释放理性信息。随着这两年红木行情的转变,整个产业都将面临着深度调整和转型,又一轮新的洗牌与梳理在所难免。越来越多的从业者逐渐成熟,开始学着去冷静思考如何发展和健全红木市场。可以说,中国红木正面临着一个富有冲击和挑战的时代,从对供给侧的需求转向对需求侧消费者的关注也算是一个重大的理念突破。
而如何才能在设计上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需求仍然是一个待解的大问题。这是长期市场非正常运作积累下来的问题,也是中国整个环境在艺术文化教育方面缺失的问题所造成的。恐怕建立中国家具设计体系才是中国红木家具的根本与出路。通过近十年的产业发展,红木家具产品设计落后无法满足消费者生活所需,仅停留在怀旧明清和抄袭西方的肤浅层次,传承与创新并没有有机地完美结合。而生活方式和居住空间决定了人们的需求,大宅、公寓,毛坯、全装,这些都在影响着产品的形式与型制,如不再多加研究,我们都将成为过去。且,当代艺术观念的节点在1989年至1992年,90后这代人意识形态与过去完全不同,审美相差更大,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已不适用,个性追求已成必然,我辈时机不多更无须空谈。
业内信息:
7月30日、31日13:30—16:00,“海上传奇”红木馆隆重推出红木知识大讲堂,为红木爱好者朋友咨询解疑,凡来现场者可获赠《艺术家具》杂志一本,欢迎新老客户踊跃参与!咨询电话:021-56131287 地址:宝山区锦秋路809弄9号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