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中的“中国风”与“中国主义”(上)
“Chinoiserie” and “Chinesism” in Furniture Design
2016-09-28 作者:张天星 浏览:2100 来源:《艺术家具》杂志
摘要
艺术无国界,设计隶属于艺术的一部分, 自然也不列外。在设计的道路上,相互借鉴已成为开启设计者思维的钥匙,东方艺术也好, 西方艺术也罢,同一艺术风格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巴洛克、洛可可等艺术风格可以蔓延至东方,那么“中国风”同样可以风靡欧洲地区。西方设计者对于中国艺术的向往与执着, 从未因某场艺术运动的结束而消失,故时至今日,“中国风”依然风采不减当年;对于“中国主义”,我们很难在西方家具史中找到相关的文字资料。但是笔者认为,“中国风”以“中国主义”为基础,“新东方”与“新中式”则是它们在现代设计中的延续。
1 “中国风”的起源及传播
由于法国装饰设计学派中Wat t e a u、Boucher和Pillement等人的领导,“中国风” 在17世纪的法国得以兴起,并在18世纪60年代达到鼎盛。“每件东西都是中国的或具中国风格的”,这是当时英国报纸对“中国风”做出的评论,可见其影响之大。
“中国风”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 应归功于一些西方建筑师、家具设计师的部分著作及作品,如著名的英国建筑师William Cham bers出版的《Design of Chinese Buildings and furniture》和《A Dissertation on oriental Gardening》, C h ip p e n d ale出版的《G e n tle m a n a n d Cabinet maker ˊs Director》等。书中所描述的中国建筑及家具设计吸引了当时众多设计师的目光,所以大量的中国元素出现在他们的设计中。
不管是摄政式(Regency style)家具, 还是路易十五式家具,亦或是Chippendale式家具,均与“中国风”有着不解之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步入了现代社会(18世纪末),家具也不例外,开始出现了现代化的萌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层出不穷并没有将“中国风”淹没。在1917—1918年之间,第一件现代家具诞生——里特维特的红蓝椅。这件堪称家具设计史上的第一件现代家具很可能借鉴了南宋刘松年《四季山水图·夏》中的躺椅之造型。继里特维特之后的Wegner,充满了对中国家具艺术的欣赏,所以他将中国传统座椅的造型融入其设计中,创造出一系列异国风味十足的中国座椅。
作为一种设计表现形式,“中国风”已然为国内外设计师提供了另类的设计出路;作为一种设计思想,“中国风”已将中国元素借助他国之设计风格传播至今。
2 “中国风”与“中国主义”
2.1“中国风”与“中国主义”的界定
“中国风”作为一种标志,已经走进了世界各国人们的视野,飘逸淡雅的书画、精致古朴的茶具酒器、浓墨重彩的京剧脸谱、端庄大气的雕梁画柱等都是典型的中国艺术之产物。经过历代工匠、艺人的努力和时间的沉淀,中国艺术得以传承至今,故中国艺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中国风”。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中国风”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带有中国元素的创意设计无处不在(图1~图3)。
“中国风”与中国元素不可分割,作为一种风格,“中国风”将中国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中,形成了区别于他国的艺术形式。
而“中国主义”则不同,其偏重于结构及其功能,笔者认为“中国主义”与“中国设计” 相辅相成。中国家具与其他各国家具有所不同,其设计与工艺高度统一,要求形神得以兼备。在中国传统家具中,有些部件既可以作为结构部件,又可作为装饰部件,如牙子、桥梁枨、霸王枨、矮老、卡子花等。故“中国主义”不应停留在对中国元素借鉴的层面,而是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与诠释。
2.2“中国主义”与“中国风”的联系及差别
“中国主义”与“中国风”最大的区别在于运用程度的差异性,在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侧重于对中国家具结构的理解与运用,而“中国风”则侧重于中国元素的借鉴与转化。对中国家具结构的理解和对中国元素的借鉴不能同日而语,前者对设计师的要求较为苛刻,需要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对于后者,只需要设计师将所借鉴之元素合理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即可。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