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策略(上)——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设计
2016-09-29 作者:叶 菡 浏览:6228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摘要
1 文化的定义
《辞海》中的文化定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现实生活中,人们衣、食、住、行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工具材料,生活、工作、生产、交换等社会活动中各种习惯、制度、规范,宗教、艺术、语言、伦理、道德、法律、教育等社会科学、人文以及科学技术等一切人所创造、继承、享受的都属于“文化”范围。这一切又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所以台湾的吴伯雄先生认为“文化是多元价值观的总和”也不无道理,因为文化存在状态在历史上从来不是一元的。
人是文化的主体,同时是文化的受体,也是文化活动的目的。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建设性活动,一切文化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实现人的本质即“自由、全面发展的个性”而展开的。
2 建筑文化
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是伴随人类存在的产物。人不仅要满足人们安全地生活、学习、工作,从事各种活动的物质文化需求,也要满足人们在理念、审美、情趣等精神文化需求。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运用符号去实现各种功能的具体造型行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在把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架构、群体组合配置、布局以及各种构件的造型色彩在物理、几何意义上设计出来的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思想、文化资源赋与文化意义,使具有文化意味和美学意义,能产生无穷尽的想象,或者想诉说一下内心的感受甚至萌发出诗意,使建筑物具有吸引力和存在价值。赋与文化意义并非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步骤,上述所谓设计与赋与文化意义也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后者融合于物理、几何意义的设计之中,是设计者有形的手和价值观、精神、思维方式那只“看不见的手”共同完成的。把个人的认识、意趣、审美、鉴赏品味能力渗透积淀在设计中,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赋与文化意义,是属于人文层面的,是精神层面的。宽泛地讲,在建筑设计中赋与文化意义需要通过设计师将相关文化语言与技术融入在一起而完成,在技术层面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策略。
获得普里兹克建筑学奖的王澎先生所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建筑设计一个成功的范例。有趣的是,据报导,2004年象山校园一期工程完工后,有人称之为“最难看的建筑”。第二期工程完工后,有的人进去就出不来,迷路了!高低不平的窗户让人觉得“七上八下”。2012年2月28日王澎获奖后,象山校园被重新认识,被人津津乐道,尽管有不同声音,还是广泛地受到好评。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徐小虎博士,八十多岁了,参观后竟然“感动得大哭”,说她在这些建筑里看到了“宋代的笔法”。王澍说:“当一个国家失去扎根在文化属性的时候就失去了基本的感觉和威严。”他想从传统文化里探索未来。王澍获奖前后,人们对于象山校园不同的评价似乎表现出人们超前、滞后、保守、激进等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取向的矛盾和冲突。
3 建筑与社会文化心理
人类群体集团、阶级等级的发生、发展是整个社会文化因素同时互相作用的过程。借鉴外来的西方文化因素和我国传统的文化因素,在思想、文学、科学、技术等等以及服饰、食品、交通工具、包装等等的新陈代谢导致文化的交流、融合都与社会文化心理机制有关。
人生存在天地之间,生存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个体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精神系统、价值系统等等系统之中。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多重迭合并且互相作用,不断地利用内部、外部资源交换信息能量,其交换媒介的一个极其主要的成分就是社会文化心理。人的存在不仅是生理上的存在,也是心理上的存在,社会文化的存在。人的任何行为都有驱动、控制行为的心理动力,这就是满足人们生理、心理不同层次的欲望、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人们通过学习、实践在心理系统中产生了意识以及所谓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情况下,被社会教育、文化薰陶,潜移默化而形成文化无意识。人们自觉的、稳定持续的需求形成他的目的,不同层次目标对个人行为的导向便是人们行为的动机,反复的行为和意向动作建立牢固的联系形成行为习惯模式,并逐渐在心理上生成一种未被意识的,对一定行为的准备状态,这就是心理定势或称之为思维定式。社会文化的心理定势或思维定势决定了人们的心理取向。
人们看到很多校园都有高大的校门,通过一条宽广的林荫大道通向学校标志性建筑、行政大楼或图书馆,左右两旁是教学楼或学生宿舍,还有人工湖或假山分布其间,大楼和大门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风格当然能满足教学的功能需求,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欣赏这些有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而不喜欢“象山校区”这样的异样设计。其实这就是由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由人们的心理定势,心理取向决定的。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看来,人们“自己缺乏面向事物本身的原朴眼光而不自知”。对于那些大多数人看来很习惯很顺眼的大多数校园,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空,没有山水,没有望境,孩子们在这里每天被单一化工具化的环境侵蚀。
象山校园是传统徽派建筑的艺术语言的再现。所有群体建筑依山就水,与山水高度协同,呈散点状,散漫地分布在山野间,疏密得宜、随意、自然。房舍、高台、门都形成不同的面向青山的界面。保留了原有的池塘、溪流、堤坝、沟渠、道路。自然山水是整个建筑群的背景,依托建筑又在山水自然中自由伸展。人和自然和谐统一,象山校园采用了传统的合院形制,院中有翠葱的树林、竹林、花草、藤蔓。设想一下,天上白云舒卷,轻风扑面吹来,山、石、池、桥、亭、竹木花草、日影融合在一起,这样一个宁静而又温馨的“田园”里,人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在这里进行教学,令人感到无比的安逸和自由。诗意萌发和要诉说山水故事的欲望正是许江先生所说的“大学的望境”内涵,也是深嵌在人们心理中,既藏在内心深处而不自知似乎又不必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王澎在象山校园建筑设计中,没有随大流全部采用新工艺、新材料,而是大量使用了从浙江各地拆迁中丢弃的废瓦残片和砖、石,创新大胆地大量采用这些被很多人视为垃圾却有唐宋元明清历史痕迹的旧材料,“这些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正是为了“把传统的感觉找回来”,也为我们找回了那些失去的记忆,给我们一种深深的、厚重的历史感。
象山校园中有歪门、斜柱、断墙,“让你有点小小的迷失”,也体现了王澍设计的个性,这些引发了一些争议。我们这个世界呈多样性,是多元的,所有的物、象,所有的运动轨迹各不相同。所有的人都按规则行事,但也有偏斜的运动轨迹,也有逸出规则的,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世界。整齐划一、面面俱到的八股文不见得是好文章,中规中矩不见得就是完美。我们应当采取宽容开放的态度把这些“歪”、“斜”、“断”看作是完整表达设计意愿的一种造型语言,看作是整体建筑规律的一个表现和补充,从而予以充分的尊重。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如临此景,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片刻的冷静和思索?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