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紫檀
2016-12-19 作者: 浏览:2330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摘要
学名: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
地方名:塔库拉Tacula(安哥拉),姆库拉Mukula(赞比亚),穆宁噶马吉Mninga maji(斯瓦西里),姆库隆古Mukurungu(坦桑尼亚)。
命名情况:染料紫檀最早见于韦尔维茨在非洲安哥拉探险所完成的著作《安哥拉植物发生地理记录》(1859年12月葡萄牙里斯本《海外年鉴》),其后陆续由另外一些植物学家发现其变种,现主要有大叶类型(中文名:大叶紫檀,拉丁学名Pterocarpus macrophyllus)、巨果类型(中文名:巨果紫檀,拉丁学名Pterocarpus holtzii)、降香类型(中文名:降香紫檀,拉丁学名Pterocarpus kaessneri)、金毛类型(中文名:金毛紫檀,拉丁学名Pterocarpus chrysothrix,国内亦称变色紫檀)等。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植物分类学家通过对世界各地标本馆所存的标本进行对比和整理,并进一步确认其染料紫檀为诸品种的统一名称,即拉丁学名为Pterocarpus tinctorius。
产地:广泛分布于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从刚果(布)、刚果(金)向东至坦桑尼亚,向南至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均有出产。
生长环境:染料紫檀分布于各种生态圈内,这包括了常绿雨林,河岸森林和稀树草原,常见于一些石质丘陵地带,最高海拔可达1 800米。
植物学特征:常绿或者落叶的小至中等乔木,树高25米,主干15米,通常直,呈现圆筒状,胸径可达75厘米。
树皮表面灰色至暗褐色,块状开裂。内皮白色,切开时有红色树脂液流出。
树冠圆形或者扁平,浓密;幼枝被短茸毛。叶互生,复合羽状,有小叶(5–)7–11(–15)枚;托叶长椭圆形,3毫米,早落。叶柄(1–)2–5(–10)厘米,叶主轴(2.5–)4–20(–30)厘米,密被绒毛,或者光洁;小叶柄(2–)3–8(–12)毫米;小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或倒卵形,(2.5–)4.5–11(–13) 厘米 × (1.5–)2–5(–7) 厘米,基部钝圆或心形,顶部略尖锐,纸质或薄革质,幼时被毛,之后光洁,具有6-14对脉纹。
花序轴腋生或顶生,圆锥(复总状),(4–)8–22厘米,密被茸毛。花双性,蝶形;花梗3-7毫米;花萼钟状,5-9毫米,密被茸毛,具有5片三角形萼齿,1.5-3毫米,上两片长于下三片;花冠五爪花瓣,奶油至橘黄色,旗瓣倒卵形,18 × 13 毫米,翼瓣16毫米,龙骨瓣最大13毫米;雄蕊10枚,集中于一个10毫米的鞘兜内,顶部部分分离;子房很大,一室,具柄,被毛,花柱5.5毫米,至顶部光洁。
荚果圆盘形,扁平,不开裂,直径5-21厘米,柄长2厘米,有一薄革质的翼,被毛,灰褐至红褐色。种子一枚,肾形至长椭圆形,扁平或略厚,15–25 × 8–13 毫米,褶皱,暗褐色至近黑色。
木材学特征:染料紫檀导管横断面为卵圆形至圆形,单管孔,少数短径列复管孔;管孔内常含树胶。导管分子叠生,单穿孔;管间纹孔互列,系附物型。
轴向薄壁组织主为断续带状,带宽主为 1~2 个细胞,稀翼状、聚翼状;薄壁细胞富含树胶,分室含晶细胞可见,叠生;具纺锤型薄壁细胞。木纤维壁厚。
木射线同型单列,稀成对或双列(个别以同形双列为主,稀单列或三列),叠生,高 6~9 个细胞。射线和导管间纹孔同管间纹孔式。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