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妆匣中的时代印记(上)
2017-01-11 作者:张梅 吕九芳 浏览:2428 来源:《艺术家具》杂志
摘要
奁,是指古代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由于古代梳妆用的镜子为铜镜,为防止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氧化,故而把镜子用匣子装起来。由于镜子是梳妆的必备用品,所以也会把有梳妆功用的奁称为镜奁,镜匣。最早的文献资料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镜蔹。《离监》切音廉,本作奁。”作注为:“镜匣也。”而奁盒作为女子之物,一直担负着女子梳妆盒的功能,其原有意义及范围也不可避免的扩大并发生着变化。随着奁内盛放的化妆用具越来越多,遂把其内与其相关的女子物品通称为奁,如奁指陪嫁的田产,奁匣指陪嫁的镜匣, 奁币指陪嫁的财物,奁具、奁箱指嫁妆。
奁作为女子的梳妆用具沿用千年,其形制和装饰也随着社会意识、社会生产力发生着演变,不同形式的奁盒从一个细微的角度为我们演示着不同阶段的审美意识及社会观念。中国家具文化博大精深,造型和装饰多种多样,不同的造型和装饰也恰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特征,在家具造型和装饰中蕴含着深远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表现了一种外在形式的华贵与美丽,也承载了特定的文化意味和精神特质。
1 西周青铜奁—祭祀与神灵
现记录最早的奁盒为西周时期的裸人青铜奁(图1)。铜奁高11.6 cm,长12 cm、宽7.5 cm,呈长方形,直壁稍微内收,顶部有两扇可对开的小盖,每盖一纽,分别为男、女裸体人物,呈面对面跪坐状。奁下部,铸有六个人形器足,皆裸体、屈膝,双手在后背负器身。器盖两盖面饰对称的梯形回纹,器身为双层垂鳞纹,底饰交错的菱形网纹。
西周时期,生产力尚不发达,人们对生存繁衍的期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祭祀中,青铜器的装饰形式和意味都与各种祭祀、占卜等活动仪式有关。而动物的祭司是当时人们实现天地神人交通的一种方式。这个青铜奁以裸人为题材饰以垂鳞纹动物纹饰应是向神灵祈求种族繁衍,象征着子孙繁衍之意。
2 战国彩绘漆奁—聘礼行迎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开始衰落,大部分生活用具被漆器所替代,髹漆工艺在战国时期达到一个高峰。战国时期的漆奁常以大场面主题性绘画为主,如车马出行图(图2),整个彩绘故事围绕聘礼行迎这一主题展开,画面连续,情节连贯,并在绘画中画有装饰性的图案,使得奁盒整体装饰布局连贯自然。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开始瓦解,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变。伴随而来的是老子、孔子等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一个思想繁荣的时代,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一步步被新的制度及意识形态所取代。车马出行图将出行礼连贯细致地表现出来,正体现了这一时期社会主体意识的发展方向。
3 西汉多子彩绘漆奁—子嗣繁荣
战国秦汉时期漆器发展迅速,至西汉时期,由于汉代女性化妆品,梳妆开始增多,漆奁则成为漆器中的重要用品。而锥画是战国秦汉时期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装饰绘画艺术,至西汉中期有所创新,演变出戗金手法, 并沿用到宋元时期。西汉多子漆奁是这个时期女子梳妆盒的代表之作(图3)。
西汉多子漆奁与战国时期的不同之处在于,漆奁装饰的彩绘贴金,银箔等装饰技法的应用,以及植物动物神兽等自然纹样的大量应用。以西汉时的漆器七子奁盒为例,这套漆器上面饰有民间所称的螭虎纹、缠枝纹等, 纵横交错,整器细腻流畅,十分美观漂亮。大奁盒里面放置着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小盒7件,为夹胎,全套漆器均内髹朱漆、外髹褐漆,再以朱红漆在器物表面绘出云气纹、圆点纹,以及不规则的几何纹等图案。细观每件奁盒,但见奁盖的顶部都嵌有柿蒂纹银箔,其中最大一只奁盒的盖顶以及周壁还分别用银箔平脱异兽纹。其内七只小奁盒各有用处,所装物品皆有区别。小圆盒内一般装有脂粉,马蹄形盒内一般装有木梳和篦子,其他几件小盒内则分别装着铜刷、毛笔等梳妆用具。
多子奁的设计、装饰及装物均折射出汉代人对人丁兴旺、子嗣昌荣的渴望。由于长期战乱,人口大幅下降,统治阶层亟需增加人口,发展农业。传宗接代被认为是生命延续最为重要的方式,一个大的母奁内部装有多个子奁,象征了家族子嗣兴旺,由此可见汉代多子奁成为了承载生命延续不灭观念的重要器具。
4 东汉博山奁—崇尚自然
汉代的陶制品非常流行,这与当时的制陶工艺繁荣是分不开的,而且东汉时期的制陶工艺出现了新的突破,那种莹润而光滑的细陶在视觉与触觉上可与漆器相媲美,工艺较漆艺简单,出现了陶制的奁。这些陶奁多呈圆筒形,直壁,并带有博山式盖子,一般器腹较深,底有三足,旁有兽衔耳环。不仅可以用来盛放梳妆用具,还可兼作贮存美酒和食物的盛器。
汉代对自然动植物物以及神兽题材的应用在博山奁上表现更加明显(图4),博山奁的题材基本上为自然走兽题材。大量的博山奁常饰以仙境中飘渺的叠嶂峰峦,以及众多的灵兽仙禽,丛山峻岭,云缠雾绕,龙、虎、鹿、鸟等神兽穿插其中,纹饰独特,生动流畅,内容丰富,盖子大多呈水纹博山状,象征汉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三山中的博山,山形重叠,水波交汇。奁盖或有虎、猴、夔龙等动物,每个动物抽象简洁,纵扑跳跃各具神态,更加衬显博山之博大;或在奁腹依次点缀龙、虎、豹、狼、羊、猴、狮、野猪等各种浮雕动物图案,藤蔓代替普通奁纹饰中常出现的山川,构思十分巧妙。
在这些博山奁中,动物的纹样运用十分普遍,这可能与早期的图腾崇拜有着久远的关系。同时也是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辨,在认识上体悟到天体万象都处在变动不居的运动状态之中,体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形式轨迹和美感,这是古人对自然生命伟大力量的关切与赞美。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