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宫廷紫檀使用历史考
2017-08-11 作者: 浏览:6096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摘要
中国的传统家具,是能工巧匠的巧手妙思与优美材质相得益彰的产物。在我国的传统家具中,紫檀家具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一类家具。
中国的家具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材美工巧”为特点的中国家具特有的神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的传统家具,是能工巧匠的巧手妙思与优美材质相得益彰的产物。在我国的传统家具中,紫檀家具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一类家具。
一、我国古代宫廷使用紫檀始于唐代
1. 一寸紫檀一寸金
紫檀这种良材,很早就为国人所认识。我国古代最早关于“檀”的记载,始见于《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一句熟悉的诗句似乎诉说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就已认识并利用了“檀”木。但诗句中所指的“檀”,古代本有“善木”的意思,其涵盖的木材范围显然要比现在大许多。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关于“紫檀”的明确记载,始于东汉末期。晋代崔豹《古今注》注:“紫楠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明人曹昭在《新增格古要论》中记述紫檀这种木材:“紫檀木出交趾、广西、湖广,性坚好,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湿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紫檀木主要产自热带地区,在我国生长不多,由于这种木材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极难得到,且木质坚硬,致密,适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故被视为木中极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
2.紫檀在唐代诗书画乐中的出现
“紫檀”名称虽然早就见诸晋代文献,但有关以紫檀木打造器物的记载却是始于唐代。全唐诗卷四孟浩然《凉州词》诗云:“混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哪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另外《全唐诗》卷十五李宣古《杜司空席上赋》:“红灯初上月轮高,照见堂前万朵桃。觱篥调清银象管,琵琶声亮紫檀槽。”又《全唐诗》卷二十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唐代诗人笔下所记的“紫檀槽”,就是中国唐代乐器曲项琵琶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琵琶槽”,琵琶槽本是琵琶工艺制作中非常考究的部分,因为它与琵琶的音质、音色共鸣都有着直接关系,故曲项琵琶槽一般采用较为优质的木材做成,而紫檀木因为木质坚实,纹理细致,色泽晶莹、美观,故被唐代的工匠选为制作琵琶的上好材料。从现存的实物来看,今天在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文物中,就有一件螺甸紫檀五弦琵琶琴,这件紫檀五弦琵琶琴,为上述诗文中的记载提供了详实的物证。
而据史料可查,在中国古代宫廷中最早使用紫檀,也是在唐代这一时期。《旧唐书》记载唐开元时,收集天下图书:“甲乙丙丁四部各为一库,置知书官八人分掌之。”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皆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可知,唐代内府里书库的“子库”中,就有用紫檀木雕成的书轴。另外,《南村辍耕录》里也记载了唐代开元时以紫檀木作书画轴头的史实:“唐贞观开元年间,人主崇尚文雅,其书画皆用紫龙紬绫为表,绿文纹绫为里,紫檀云头杵轴……”
3.武则天打造紫檀棺材葬鹦鹉
在明代文人李栩所著的《戒庵老人漫笔》里,记载了一则唐代女皇武则天为其宠禽打造紫檀棺材的典故:“唐武后畜一白鹦鹉,名雪衣,性灵慧,能诵心经一卷。后爱之,贮以金笼,不离左右。一日戏曰:‘能作偶求脱,当放出笼’。雪衣若喜跃状,须臾朗吟曰:‘憔悴秋翎以秃衿,别来陇树岁时深。开笼若放雪衣女,常念南无观世音’。后喜,即为启笼。居数日,立化于玉球纽上,后悲恸,以紫檀作棺,葬于后苑。”
从上述文献记载可知,早在唐代,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就已经用紫檀木打造器物了,但这时的紫檀木,主要还是被用作乐器“琵琶”上的部件“琵琶槽”或卷书的画轴之类。
元代领土辽阔,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外的多余商品,促使商人的贸易由国内转到国外。罗盘针的广泛应用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开展海外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元朝的贵族、官吏多经营海外贸易。在对海外贸易的过程中,来自殊方异域的特产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许多舶来品甚至进入了元朝宫廷,除了犀角、象牙、珍珠、宝石、香料等所谓的专供皇室贵族、权门豪强消费的奢侈品——“细货”外,也有一部分是手工业产品所需的珍贵原料,这其中不能不谈到元世祖近臣亦黑迷失及其进献给元代宫廷的珍贵木材“紫檀木”。
亦黑迷失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可谓“三朝元老”。他奉元廷旨意,数度泛海浮舟,出使外洋,经验丰富,在远赴海外期间,亦黑迷失特意留心于殊方异域的番货、远物、珍宝、奇玩。对于产于西南洋地区的紫檀木,亦黑迷失更是格外倾心。据《元史》记载,亦黑迷失于“至元二十四年,使马八儿国,取其佛钵舍利,浮海阻风,行一年乃至。得其良医善药,遂以其国人来贡方物,又以私钱购紫檀木殿才并献之。”当时元朝宫廷正大肆营建大都的宫殿,而紫檀木对于元朝宫廷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殿材,所以亦黑迷失在出使西南洋的“马八儿国”期间,又以私家钱重金购得紫檀木献给元廷。
马八儿国是印度南部的古国,文献记载马八儿与俱蓝国,是“忻都田地里”(元代对印度次大陆的统称)中“足以纲领诸国”的二个重要国家,与元朝关系密切,自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起,马八儿国多次遣使入元,带来珍珠、象、犀、奇兽等物。马八儿国位于今印度南部的马拉巴尔(Malabar),其地理位置与今天印度西南部的迈索尔(Mysore)接近,而印度西南部正是植物学界公认的极为名贵的“檀香紫檀”的唯一产地。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的《家具用木材》一书转引《红木》标准的规定,紫檀木类适用的树种只有一种,即“檀香紫檀”:“红木共分八类……其中紫檀木类的适用树种仅一种,为‘檀香紫檀’,产地:南亚一带的印度南部。”又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先生讲:“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但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檀’,真正的产地为印度南部,主要在迈索尔邦。”可知,亦黑迷失从印度南部马八儿国购进的紫檀木殿材,应是极为名贵的“檀香紫檀”,也就是今天民间惯称的“小叶紫檀”。
亦黑迷失不辞劳苦,出使重洋,“取佛钵舍利”,“得良医善药”,同时又以重金为皇家进献紫檀木,其一片忠心,深得世祖皇帝的赏识。史载亦黑迷失回国后,“尝侍帝(元世祖忽必烈)于浴室,问曰:‘汝逾海者凡几?’对曰:‘臣四逾海矣。’帝悯其劳,又赐玉带,改资德大夫,遥授江淮行尚书省左丞,行泉府太卿。”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后,成宗继位,亦黑迷失又于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再次向元朝宫廷进献紫檀木。成宗元贞二年五月丁酉,“也黑迷失(即亦黑迷失)进紫檀,赐钞四千锭。”受到了成宗皇帝的厚赏。
一、我国古代宫廷使用紫檀始于唐代
1. 一寸紫檀一寸金
紫檀这种良材,很早就为国人所认识。我国古代最早关于“檀”的记载,始见于《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一句熟悉的诗句似乎诉说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就已认识并利用了“檀”木。但诗句中所指的“檀”,古代本有“善木”的意思,其涵盖的木材范围显然要比现在大许多。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关于“紫檀”的明确记载,始于东汉末期。晋代崔豹《古今注》注:“紫楠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明人曹昭在《新增格古要论》中记述紫檀这种木材:“紫檀木出交趾、广西、湖广,性坚好,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湿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紫檀木主要产自热带地区,在我国生长不多,由于这种木材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极难得到,且木质坚硬,致密,适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故被视为木中极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
2.紫檀在唐代诗书画乐中的出现
“紫檀”名称虽然早就见诸晋代文献,但有关以紫檀木打造器物的记载却是始于唐代。全唐诗卷四孟浩然《凉州词》诗云:“混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哪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另外《全唐诗》卷十五李宣古《杜司空席上赋》:“红灯初上月轮高,照见堂前万朵桃。觱篥调清银象管,琵琶声亮紫檀槽。”又《全唐诗》卷二十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唐代诗人笔下所记的“紫檀槽”,就是中国唐代乐器曲项琵琶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琵琶槽”,琵琶槽本是琵琶工艺制作中非常考究的部分,因为它与琵琶的音质、音色共鸣都有着直接关系,故曲项琵琶槽一般采用较为优质的木材做成,而紫檀木因为木质坚实,纹理细致,色泽晶莹、美观,故被唐代的工匠选为制作琵琶的上好材料。从现存的实物来看,今天在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文物中,就有一件螺甸紫檀五弦琵琶琴,这件紫檀五弦琵琶琴,为上述诗文中的记载提供了详实的物证。
而据史料可查,在中国古代宫廷中最早使用紫檀,也是在唐代这一时期。《旧唐书》记载唐开元时,收集天下图书:“甲乙丙丁四部各为一库,置知书官八人分掌之。”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皆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可知,唐代内府里书库的“子库”中,就有用紫檀木雕成的书轴。另外,《南村辍耕录》里也记载了唐代开元时以紫檀木作书画轴头的史实:“唐贞观开元年间,人主崇尚文雅,其书画皆用紫龙紬绫为表,绿文纹绫为里,紫檀云头杵轴……”
3.武则天打造紫檀棺材葬鹦鹉
在明代文人李栩所著的《戒庵老人漫笔》里,记载了一则唐代女皇武则天为其宠禽打造紫檀棺材的典故:“唐武后畜一白鹦鹉,名雪衣,性灵慧,能诵心经一卷。后爱之,贮以金笼,不离左右。一日戏曰:‘能作偶求脱,当放出笼’。雪衣若喜跃状,须臾朗吟曰:‘憔悴秋翎以秃衿,别来陇树岁时深。开笼若放雪衣女,常念南无观世音’。后喜,即为启笼。居数日,立化于玉球纽上,后悲恸,以紫檀作棺,葬于后苑。”
从上述文献记载可知,早在唐代,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就已经用紫檀木打造器物了,但这时的紫檀木,主要还是被用作乐器“琵琶”上的部件“琵琶槽”或卷书的画轴之类。
二、元代宫廷紫檀使用考
元代领土辽阔,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外的多余商品,促使商人的贸易由国内转到国外。罗盘针的广泛应用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开展海外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元朝的贵族、官吏多经营海外贸易。在对海外贸易的过程中,来自殊方异域的特产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许多舶来品甚至进入了元朝宫廷,除了犀角、象牙、珍珠、宝石、香料等所谓的专供皇室贵族、权门豪强消费的奢侈品——“细货”外,也有一部分是手工业产品所需的珍贵原料,这其中不能不谈到元世祖近臣亦黑迷失及其进献给元代宫廷的珍贵木材“紫檀木”。
亦黑迷失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可谓“三朝元老”。他奉元廷旨意,数度泛海浮舟,出使外洋,经验丰富,在远赴海外期间,亦黑迷失特意留心于殊方异域的番货、远物、珍宝、奇玩。对于产于西南洋地区的紫檀木,亦黑迷失更是格外倾心。据《元史》记载,亦黑迷失于“至元二十四年,使马八儿国,取其佛钵舍利,浮海阻风,行一年乃至。得其良医善药,遂以其国人来贡方物,又以私钱购紫檀木殿才并献之。”当时元朝宫廷正大肆营建大都的宫殿,而紫檀木对于元朝宫廷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殿材,所以亦黑迷失在出使西南洋的“马八儿国”期间,又以私家钱重金购得紫檀木献给元廷。
马八儿国是印度南部的古国,文献记载马八儿与俱蓝国,是“忻都田地里”(元代对印度次大陆的统称)中“足以纲领诸国”的二个重要国家,与元朝关系密切,自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起,马八儿国多次遣使入元,带来珍珠、象、犀、奇兽等物。马八儿国位于今印度南部的马拉巴尔(Malabar),其地理位置与今天印度西南部的迈索尔(Mysore)接近,而印度西南部正是植物学界公认的极为名贵的“檀香紫檀”的唯一产地。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的《家具用木材》一书转引《红木》标准的规定,紫檀木类适用的树种只有一种,即“檀香紫檀”:“红木共分八类……其中紫檀木类的适用树种仅一种,为‘檀香紫檀’,产地:南亚一带的印度南部。”又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先生讲:“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但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檀’,真正的产地为印度南部,主要在迈索尔邦。”可知,亦黑迷失从印度南部马八儿国购进的紫檀木殿材,应是极为名贵的“檀香紫檀”,也就是今天民间惯称的“小叶紫檀”。
亦黑迷失不辞劳苦,出使重洋,“取佛钵舍利”,“得良医善药”,同时又以重金为皇家进献紫檀木,其一片忠心,深得世祖皇帝的赏识。史载亦黑迷失回国后,“尝侍帝(元世祖忽必烈)于浴室,问曰:‘汝逾海者凡几?’对曰:‘臣四逾海矣。’帝悯其劳,又赐玉带,改资德大夫,遥授江淮行尚书省左丞,行泉府太卿。”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后,成宗继位,亦黑迷失又于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再次向元朝宫廷进献紫檀木。成宗元贞二年五月丁酉,“也黑迷失(即亦黑迷失)进紫檀,赐钞四千锭。”受到了成宗皇帝的厚赏。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