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到新中式
2017-08-28 作者:林作新 浏览:3441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摘要
他的苏式普通话许多听众不一定能听懂,简单的说,他认为明式就是新中式,理由是:
——材料:由漆木改用实木,甚至用红木,这是材料的革命。
——设计:明式的简约设计和过往的朝代的设计明显的不同,这些设计清新明快,到现代也不过时。
因此他认为新中式应该以明式家具为基础。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一看法,现在市面上的新中式,在设计上甚至没有明式的简约,在造型、力学结构方面也毫无章法,因此,以明式为基础来发展新中式,是不错的想法。
当然,明式是当时的“新中式”,不是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已改变,同时材料、物质条件等等,也变得很不一样了。今天的新中式,即便要以明式的设计为基础,也得经历从古到今的时间的转换。
其实这种转换是相对简单和有法可依的。
——品类:今天的生活方式和明代很不相同,我们有许多新的生活内容,比如电视等电子设备明代没有,现代却是生活的主旋律,因此要有电视柜等等的品类。
就以电视柜来说,十年前的电视机是一大方块,因此美国的电视柜是一个大的上下柜,上柜装电视,下柜放DVD、卡碟等东西。亚洲人则只有下柜,柜子上直接放那大方块(电视)。今天的电视是很扁的一片,可以挂在墙上,因此电视柜也不放电视了,设计成一长条,放其它影像、扩音等电器器材了。
这就是家具随着生活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生活器具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家具的品类在改变,品类自身的造型也在改变。
这就是从古到今的转换之一。
——工艺:古代刨、锯、切、钻等,都靠手工操作工具,后来改用机器。我在美国的Grand Rapids的一个家具博物馆中,看到最早美国人用一台火车头发动,让一根轴滚动,这根长轴上挂了皮带,带动刨、锯、钻等机器。现代我们可以用CNC取代钻、锯、镂、铣等工作了。
这就是从古到今的转换之二。
——材料:古代只有实木,未经烘干的实木,至多只有风干(含水率在30%左右),但在古代的中国,毕竟是全球的大国,因此有大国的胸怀,反映到对材料的使用上,是就地取材:“因材改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制导”。有榆木、榉木,用榆木、榉木,没有了,用进口的南洋木材,木材突然改用这么硬的了,怎么办,想办法。于是开水线、搞榫卯……不是今天我们这样,把自己限定在5属8类33种,其实今天我们的原材料来源更广阔了,全世界进口,什么木材都有,更有人造板、单板……然而我们却没有了大国的胸怀。
我们更有了强力的胶水、光感油漆、水性油漆……
这就是从古到今的转换之三。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转换,比如思维、眼界等等。
我们今天还在讨论怎样从古到今的转换,欧美的设计师们早就相上了明式家具的设计,他们不仅仅是从古到今的时间的转换,并且需要从中到西的空间的转换。他们是双转换,比我们复杂多了。加上西方人在文化上的自我傲慢,让他们去转换他们心目中弱势的中国文化,那是有相当障碍的。
即使是中国的所谓的设计师,也有这种外国人才有的心理障碍。有一次我在网上讲到北欧设计仿自明式,立即就有中国的所谓的设计师跳高三丈,大声质疑。对他们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西方著名的设计师们却突破了这些障碍,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成绩。朱小杰在“设计非原创”一文中,介绍及对比了西方著名设计师仿自明式原型的图片。
1、四景山水图中的躺椅和Gerrit Rietveld的“Redand Blue Chair”
2、唐十八学士图中的椅子和Yrio Kokkepuro的Funktus椅。
3、丹麦的Hans J·Wegner将中国的圈椅改为No.4椅(China Chair)。
Hans J·Wegner特别钟意中国明式的椅子设计,他后来设计的PP501、PP505、PP701、PP201、PP62、PP68等椅子,都是以中国明式的圈椅、交椅为原型。
美国的Greens Brothers,匈牙利的MarcdBreuer,法国的Philippe starck,丹麦现代设计派的Kaare Klint、Paola Navone等人,都以明式家具为原型,设计出了非常优秀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现代家具。
他们跨越了时间的鸿沟,更跨越了文化的鸿沟。
我们连时间这个坎都跨不过吗?
【责编:艺术家具网】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