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漆器的各种工艺
2017-10-12 作者: 浏览:1990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摘要
在中国漆之为用
已经有近万年历史
漆器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任凭时光如梭
它就在那里
不惊,不动
......
沉淀岁月留下的痕迹
即便剥去华美的外衣
留下的也是最质朴的本真
最震撼世界的美!
中国古代漆器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夏代的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髹涂。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
百宝嵌
百宝嵌工艺出现于明代,它是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是否嘎尔成的镶嵌工艺,用百宝嵌成的图案花纹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主要出现在中国古典家具以及工艺美术品上。进入清代以后,百宝嵌发展成为家具制作的重要镶嵌技术之一。
·
·
·
犀皮漆
犀皮漆,变涂,又称犀皮、西皮、虎皮漆、波罗漆,此技法起于唐朝,在宋朝时十分流行,制作出的图案取决于表面起皱和点纹高低起伏的变化。
·
·
·
·
雕漆
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赶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名目。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联盟才智,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
·
·
·
·
雕填
雕填工艺,是在特制的髹漆坯件上,彩绘各种图案纹样,将画面每个部位的外轮廓,以刀代笔勾勒出轮廓槽线,戗以金粉,使画面更加丰满。雕填技法盛行于明清两代。
·
·
·
堆漆
堆漆是指用漆或者漆灰在器物上堆出花纹的装饰技法。这种技法在汉代已经出现,唐宋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则更加趋于成熟。堆漆的做法有了好几种,一种是花纹与寺子颜色不同,不同层次的几种漆色互相交叠,堆成的花纹侧面显露出有规律的色层,效果极像剔犀;另一种是用漆灰堆起花纹,然后上漆,花纹与地子为同一色,具有浮雕般的艺术效果。明清时期,堆漆还出现了在堆好的漆灰上加以雕琢和上漆的做法,叫做“隐起”或“堆起”,这比单纯的堆漆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
·
·
款彩
在漆地上刻凹下去的花纹,里面再填漆色或油色以及金或银的一种装饰技法,丰富纹样画面。在各地有各种名称:扬州称“深刻”,北京称“刻灰”或“大雕填”,苏州上海称“刻漆”。
·
·
·
螺钿
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由于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被广泛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
·
·
·
描金
描金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美术技艺。起源于战国时期,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常以黑漆作地,也有少数以朱漆为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
·
·
·
·
描漆
描漆是在器物上用漆描绘花纹。
·
戗金
先在漆地上刻画出图案,于刻纹内上漆后,然后填以金银箔,效果极其富丽。
·
色漆
给漆膜增加颜色,保护漆器的涂料。色漆器,指通体色,不加华饰。主要有黑、朱、黄、绿、紫等一种颜色的漆器。最早 的一色漆器出现 在原始社会,以后历代均有作品传世,以朱、黑、紫三色最为常见。
·
漆色并非想像中那样缤纷,自古至近代也仅限于黑、朱、黄、绿、青黑五色。生漆精制后而呈半透明朱色系;黑色系是在生漆中掺入铁粉制成;黄色系则是生漆中加入石黄后的颜色;掺入石黄和群青后的生漆呈现出青色成为绿色系;社褐色系是朱色混合黑色后呈现出来的。
剃犀
形似犀牛角的一种雕漆纹路。
·
·
填漆
在漆器表面阴刻出花纹后,用不同的色漆填入花纹,干后将表面磨光滑。
·
·
·
【编辑: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