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美院90周年,民艺馆何以聚焦“东方竹”
2018-04-11 作者:(实习生)吴李晨、张艺林 浏览:3907 来源:澎湃新闻
摘要
在中国美院90周年庆典同期,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隈研吾设计的民艺博物馆内,“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举行,来自亚洲地区(主要是中国、日本、印度)的30余名竹工艺师、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聚集一堂,从学院的角度把竹文化放在“东方学”的层面上,进行展示和研究未来竹生活艺术发展的可能性。“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对话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吴光荣,他比较中国古代和当下竹工艺,提出了自己对工艺的见解。也希望以展览为契机,启迪生活美学。
展览现场
“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以“竹艺生活”、“设计之竹”和“竹与营造”三个板块,展示传统竹工艺、竹设计、竹营造,并以有关竹的古代和当代的研究文献,竹艺教学、材料分解分析、竹加工工艺工具、竹造纸的影像记录等相关的内容多角度呈现竹造物,竹的民俗、生活和乡土意义。
千年前苏东坡对人们如何用“竹”,有着精彩的描述,“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抄纸竹帘(余杭融设计图书馆)
竹曾经是传统生活里最不经意也最为基础的一种材料,笔筒、臂搁、毛笔等出现在文人书房,竹篮、竹椅、鸟笼等丰富了乡土生活。日本、越南、印尼等国也有大量的竹制品,竹制乐器、生活用具、赏玩器……在这份亚洲地区各有特点的传统造物图谱中,竹制品零散于或文人或乡野的造物系统下,却缺少对于材质的专门归类和分析,也未自成体系。但进入大工业化生产时代后,竹木等天然材料一度被工程塑料等工业制品取代,近些年,由于环保的需要、科技的发展,竹再度进入设计师的视野,被更多的人接受。
“竹与营造”板块展出的竹建筑
“东方竹”展览从竹材质本身出发,通过空间设计的叙事性,突破了一般博物馆展陈的常规,走入展厅便犹如走入自然的森森大殿,在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意象中,将传统的器物散落在波浪状的设计中,好似早期中国器物通过海上与国外交流。几十年前生活中最普通的竹编家具赋予“竹林七贤”的含义,隔林风浪,起伏箫笙,以自由的学术思想,接触当代生活。
展览现场
竹文化一脉相承,日本手工艺以细节取胜
澎湃新闻:之前你们做过园林、茶等方面的展览,此次把目光聚焦“东方竹”的原因?
吴光荣:我们是从生活方式的角度介入,在亚洲各国,对“竹”有共同的认知,虽然早期认识可能不同,但是我觉得中国人对竹的认知和理解应该是最早的也是最成熟的。在精神方面,我们把竹比做“君子”的品格,所以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意识比亚洲其他国家认识的要深远。
从“竹”材料本身来说,制作器皿、建筑等衣食住行里面都有竹的影子。今天,日本、越南、印度等国在竹材运用上都有非常不错的成绩。在我国,早在商晚期,甲骨文中就出现了“竹”字,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竹笥”,其功能是用来盛米饭或装衣物的方形竹器,用以竹编,形似今日小竹箱。可证当时的先民利用竹材来编制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或器具,工艺已相当成熟,也可说明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就已开始加工和利用竹材了。汉代马王堆墓葬出土的就更多了,包括乐器。还有早期的书籍形式制度之一的汉代竹简,它对传播文化都起了非常便捷的作用。而墓葬中出土的彩漆竹勺,勺柄以龙纹及辫索纹为饰,并用浮雕、透雕两种技法来装饰,它年远而精致,反映出先民们对竹材料的兴趣与利用都已达到极高的水准。
日本正仓院现在收藏的中国唐代乐器尺八,表面就已有竹刻留青装饰。而在江南一带,直到晚明才发展成一种专门艺术,但其实留青工艺唐代就有了,千百年来,留青成为竹刻最重要的技法之一了。
从全世界来看,虽然欧洲并不产竹,但欧洲设计师也关注竹子这种材料的状态和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展览的出发点就是搭建这么一个平台,引起人们对竹子的重新认识。
长方脱篮,64x37x34cm,黄树银,中国
澎湃新闻:在对竹文献的研究中,有什么不同以往的发现?在展览过程中,又是如何呈现对文献的研究的?
吴光荣:我们做展览,一般会提前半年梳理相关文献,用文献支撑展览,在展览中也会呈现文献。
在整理文献过程中,我发现早期日本人对竹子的认识跟中国人不大一样,他们带有宗教色彩,比较极端,要么高端,要么低端。在实际中也得到了论证,我们有位日本参展的艺术家中臣一,他大学毕业后选择做竹子,他父亲就疑惑,选择一个这么“下贱”的工作来做,这足以证明日本人对竹的认识在很多方面跟我们还是不太一样。
展览现场展出的工具
但日本的第一部描写竹子的文学作品《竹取物语》出现时,它已经受到了中国对竹的赞美影响。此外,中国古代绘画中我们能看到的一些花篮,在宋代绘画中多有出现,并对日本影响很大。我们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在亚洲,中国的竹文化,对亚洲周边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在对日本竹艺考察时发现,今天日本对竹工艺的认知和加工手段比中国先进,日本可以通过工艺用整段的竹做成盘子之类的器皿,这些工艺是目前国内所没有的。越南、印尼,在竹建筑这一方面其实也比我们做的好。我们希望把各种竹艺文化放在一个层面上来进行交流。
摇翠,12.8x13x27cm,王传峰收藏,日本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中国和日本的手艺的差距主要在什么地方?
吴光荣:我觉得主要还是在细节上,比方说竹材的选料,竹丝、竹篾的加工等,日本的竹编花器所使用的材料,细节加工都非常到位,边角进行倒角处理,摸上去手感很好。中国的竹篾你手一碰经常会划到手。
这次展览我们邀请到我认为是目前浙江安吉做手艺编织最好的人群来现场编织,他们的工厂,去年的竹编产值大约有2000多万, 他走的是商业路线,用低端产品养高端产品,不去评各种职称,一心想把东西做好。未来他计划恢复一百件传统中经典篮子的制作工艺。在展览期间他与日本竹艺术家中臣一进行了交流。
展览现场做竹的手艺人
他感受到日本竹丝、竹蔑加工倒角的技艺和处理方式,且新砍的竹材需要放三年以上再来加工的,这里面工艺其实蛮难。其实日本的传统工艺下坡的也很厉害,我请过一个在上海留学的日本人,她是研究当代日本民艺的。上次我们请她在民艺博物馆做了一个关于当代日本民艺的讲座,她在日本做了一些调查,发现日本年轻人也不太愿意做传统手艺。但是,我觉得日本老一辈手艺人,他们的敬业精神、态度是值得中国人学习的。
由古到今,我们这个展览的包容性是比较大的,比方说像“融”图书馆的设计者张雷,我们也邀请他的作品参加展览。还有我去日本考察的时候,见到武藏野美术大学,他们做了一个十年的竹艺研究的课程,非常好,我们也把它邀请过来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展览特殊的呈现方式来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和角度,从而来理解传统文化。
余杭融设计图书馆竹资料展示
“民艺复兴”应在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
澎湃新闻:中国的竹工艺是如何发展的?
吴光荣:在中国,对竹材的利用也有等级之分,比方说有文人的、大众的,宫廷的。故宫就收藏了很多竹雕、竹刻,当时就已经能把普通的竹子做成很高端的奢侈品,中国人对竹材料的把握绝对是超过其他国家的。
嘉定的竹刻、竹雕在晚明所形成的辉煌,应同晚明的商业、政治和文化都有关系。我们研究发现,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很多工艺品由奢侈品向艺术品转化,文人参与设计和制作,这不光提高了人们的品味,也促使了中国工艺的发展。但如果把今天的竹雕,同明代的竹雕做比较,差距还是很大的。
孝穆款罗汉,竹刻臂搁 现代,22x10.5cm,黎晓收藏,中国
澎湃新闻:此次展览中有一组掐丝茶具,现在有些高端设计品牌也在做类似的竹编的工艺,在您看来新的设计融入旧的手艺是不是一条手工艺的复兴之路?
吴光荣:客观的说,融入的好,是有些难度的。见到的是更多融入的不好。我觉得有些所谓的艺术家或者艺人,心态好不好,非常重要。因为你看现在的手艺分三种,一个就是最一般的,遇到好的年头,手艺好卖价高一点,理所当然。再是类似我们在高校里自称手艺人,我做陶瓷,但追求个性、作品多有别于传统,不走大众市场。我觉得最尴尬的就是有些当代的工艺美术大师,他们经常有些“矫情”,也许他们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好坏,甚至把缺点都当着优点张扬出来,我觉得是比较悲哀的。比如,我觉得青瓷最美的是釉,那么就正儿八经的把釉和造型做好,没有必要去过分追求花里胡哨的。当然这个可能也是一个品位,品位往往带有不同阶层的喜好。
我觉得工艺美术或者传统艺术的发展,可以有两个路子,一个路子是说对传统的延续。另外一个,多指望年轻人,结合新的材料去创新。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如今社会上大谈“民艺复兴”,对此你怎么看?
吴光荣:我觉得有点奇怪,他们所说的复兴就好像拿个东西把附加值往上加。其实真正的民艺复兴我觉得就是埋藏在生活中间,大家自然而然的去用它,然后把它保护下去,发扬光大。
展览现场
回望过去,融入今日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澎湃新闻:作为美术学院内的博物馆,民艺馆的定位如何?
吴光荣:中国美院的美术馆,是一个美术馆(博物馆)群,南山路美术馆,是以梳理学校校史的角度来做展览(包括当代艺术),设计馆是做当代设计这一方面的,对接设计学院和建筑学院等。我们民艺馆是对接手工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等,展出传统艺术中的手工艺术,并按照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来做展览。
对于民艺馆,我提出了一个“新民艺”的概念,因为如果按照传统的民艺去理解,我们很难做深入的研究。我们与日本柳宗悦所倡导的日本民艺,也有所区别。如果我们按照日本的民艺路子,就会局限于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因而发展思路太窄。我们研究很多器物时,会从宫廷的、宗教的、文人的、外销的、民间的五个角度切入。在回望过去的基础上,加入今天中国的生活方式。
Sake glass set酒器,2017,日本,17x25cm,高野竹工株式会社
我们做展览的展品,有部分是跟藏家借的。因为学校的博物馆大多缺少藏品,做展览时更注重学术性。不像国有博物馆有太多的文物及重视藏品的真假等。我们做展览的作品或是器皿,可以是文物也可以是一般物品,只要我们能够利用展品(当然挑选展品也非常谨慎)把观点梳理起来,观众能够从中明白过去、当下或未来,看懂了就可以了。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民艺馆会对公众的审美或者生活美学带来什么帮助?
吴光荣:我们做各种展览,多数是想做些引导,将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展现给大众,有时候展览中的一些展品也会有人模仿。说明老百姓的接受度还是挺高的。
我们最终目的就是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今天的百姓生活中间,由器具开始可能带动其他相关的修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等等。
小竹水盂,4.5x8cm,吕启朝 收藏,中国
(本文录音整理,实习生吴李晨、张艺林)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