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穷金石之丽 纤粗尽凝脂之密
——朱炳仁铜艺作品赏
2015-12-14 作者:文文 浏览:2109 来源:《艺术家具》杂志
摘要
铜,是人类最早认知并从自然界获得的金属元素。随之开启的铜器时代(一般指青铜时代),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自铜器与铜工艺产生之初,即与当时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密切相关,体现并映射出其强烈的文化内涵。铜文化始终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代表之一,历经数千年的演进,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铜工艺,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气质为中国文化书写辉煌的文明篇章。
2006年,由朱炳仁参建的中国最高宝塔——常州天宁宝塔在竣工的最后时刻经历了一场惊世大火。随后他在修复宝塔时,发现了在圣火的熔铸中留下的熔铜结晶体千姿百态,仿佛天工造就的精魂。也许是佛的启迪,这熔融的形态,触发了朱炳仁的艺术灵性,由此他首创了“熔铜艺术”,开启了他迈向形而上表达的这扇大门。
熔铜艺术,是让铜在自由状态下熔融流淌时通过精心设计成为不可复制的艺术珍品,作为一门无模可控的熔铸艺术,具有不可复制的艺术神韵和艺术价值。它将铜雕这种工艺美术,渗化到一个更富有审美学科特征的语境中来:于抽象的形态之中捕抓了具体的意念,于具体的意念之中熔融了可以产生联想的抽象形态。
稻可道 非常稻
该作品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上首次展出。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是不能道的,如果可以道,则非道也。大上海楼宇巍峨的世贸商城内,以“稻可道,非常稻”为题,作者种起稻来了,无疑是借老子道德经首句之义:种稻当然是值得说道的,但这里种的并非平常之稻,是熔铜艺术之稻。虽稻貌岸然,可其意稻貌之外。尤以今日,几多田地稻貌已改。多为弃种稻而种楼。谁知儿孙来年,何地掌稼盘中餐……
我花开时百花盛
作品主体是常州天宁宝塔神奇的大火中,未完全烧熔的铜梁、斗拱部分铜材;宝塔在这次凤凰涅槃中傲然壮丽!而熔融的铜件成为熔铜艺术的源泉。本作品经作者艺术处理,似花非花,如莲非莲,挺拔悠然的线条,轮廓线上的熔蚀肌理与柔美动人的造型,成为当代艺术中一件不可多得,无法复制的绝品。
飞天五蕴
静悟禅意,将佛塔磨炼金身的薪火铜渣设计成飞天五蕴装置艺术品。佛铸天造,极尽天趣,似飞似静,云卷云舒。这是朱炳仁的第一批熔铜艺术品,将不同熔铸条件下的熔块重新配置,赋予了铜流动的自由,不但“胸中有丘壑”的中国写意找到了新天地,而且整个铜艺也有了新气象。
瓷板铜对画
瓷铜结合,展现不同材质的内在优势,是很多艺术家在探索的题目。作者将佛塔磨炼金身的熔铜块渣略加整琢,施以淡色,“天赐金枝”与“佛缘灵芝”一对作品成为无可复制的,佛铸天造极限艺术品。
人民的椅子
国家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张始作于明代又作为清朝年间皇帝上朝的“龙椅”,但游览者仅可观赏而不可触摸。朱炳仁正是从这张“龙椅”留给国人的遗憾思考,以独有的熔铜艺术和材质,历尽数十个日日夜夜,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由上万条千姿百态的龙所组成的“万龙椅”,且赋予这张椅子“要让龙的传人——所有的中国普通百姓能看、能摸、能坐、能享用”的理念,使万龙之椅成为和谐社会中“人民的位子”。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一张铜椅,也是中国雕龙最多的铜椅。其制作铜材取了普陀山佛学院、杭州香积寺、天津大悲院和西安大唐财神庙铜建筑工程的余料,非常吉祥。
我想象中的达利
2009年11月,中国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上,朱炳仁大师与西班牙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纪念馆,各以百余件作品同场展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东西方文化“对话”。朱炳仁说:“达利这个充满天才光芒,有无限想象力的魔幻般的艺术家,一生都在制造着创伤。他用所谓‘偏执狂’的批判活动,给现实主义艺术制造近乎致命的创伤,他又以‘不容反驳的最大程度精确性,使其具体非理性形象物质化’制造超现实主义新的艺术生命。”
生命之荷
清波逐残荷,莲藕泥中笑,季节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次次生命的旅程。池塘里的荷花开败后,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灿烂金黄——荷塘下面,纯洁的莲藕正悄悄生长和成熟,那是荷花生命的酝酿和延续。瘦硬的荷梗和苍老的荷叶,在感受这富有生命力的金黄。生生不息、轮回不止,生命之荷是也。当坚硬的铜一旦变成了流动的水,便可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再加上作品所表现的中国水墨画的内敛与简洁,对比自然鲜明。
山海经
作品由《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图上从左往右)四幅组成。主体采用朱炳仁创造的叠镶铜雕工艺,又融合不同材质,以传统的黑古铜和金色为主色调,以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每幅作品高3.5米,宽1米,为叠镶铜雕大型壁画。
附:朱炳仁先生是“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铜艺术领域中唯一的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川“峨嵋山金顶”、杭州“雷峰塔”、杭州“灵隐铜殿”、广西“桂林铜塔”、常州“天宁宝塔”及中国台湾同源桥等十六大铜建筑总工艺师;著有中国第一部铜建筑艺术专著《中国当代铜建筑艺术》;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青铜民居“浙江省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即座落在杭州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当代铜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熔铜艺术”和“庚彩艺术”的创造者;作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组织部大楼、印度玄奘纪念堂、美国加州大学等。他创作的铜艺术壁画、铜雕、铜刻、铜书、熔铜艺术形式别具一格、题材富有民族气息,且表现手法丰富,色彩清隽,洋溢出俊美、精致、灵动的气质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