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家具产业博物馆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Eco Museum in Tainan
2016-01-11 作者:无秋 浏览:4799 来源:《艺术家具》杂志
摘要
1 家博馆缘起
台南• 家具产业博物馆前身是“永兴祥木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址,现在也是。1990 年代台湾产业外移后,公司的闲置厂房在创办人叶泰钦总裁、现任营运长叶武东先生与卢圆华博士重新规划下,成为台湾第一座民间经营的家具产业博物馆,也是台湾最先建立的家具博物馆。从制造到创造,从工厂到市场,在台南创立走过五十多年历史的永兴家具(1958 年创立至今),通过一座台南• 家具产业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了台湾的家具产业,也为台湾家具演变史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资产。
叶泰钦曾说:“我不讳言,工厂转型为博物馆相当冒险,从赚钱变“烧钱”,是基于40 年在木头产业的打滚,割舍不掉的情感。”因为对乡土文化的情感,触动成立博物馆的念头,进而让传统木质技艺之传承及提升本土居家文化的努力,有了新的起点。台南• 家具产业博物馆不仅成功地将传统工厂转型为创意文化产业,其后更促成文建会正式将其列为全国地方文化馆之一。
2 历史虽然过去,却不曾离开
台南• 家具产业博物馆占地三千多平米,馆内目前规划主要有:“家具文化典藏馆”、“永兴故事馆”、“家具制程教育馆”、“现代东方馆”、“家具树种植栽区”、“漂流木创作区”、“儿童故事屋”、“木工体验区”等。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个时光的容器。在经过多时筹备的“家具文化典藏馆”内,系统地珍藏了19 世纪末到20 世纪的中式家具。这些家具按照风格分区域展示,分别有:粤式家具区、台式家具区、日治时期家具区、殖民时期家具区及近代家具区,依次为我们呈现了不同文化的冲击对家具设计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时空环境影响下家具文化的融合过程。
博物馆内还有一个为纪念“八八风灾”而设立的“莫拉克纪念园区”。2009 年台湾遭遇“莫拉克”台风,台湾南部山区发生大面积泥石流,树木被连根拔起,从山上漂流到海港,几乎堵塞了河道。这些漂流木,在这里经由树德科技大学曾英栋老师团队的巧手打造,变成三座极具巧思的户外空间展品——不仅将风灾的伤痛记忆升华为艺术的纪念,也提供观者一个优质的休憩空间。在这里,参观者可记取漂流木上铭刻的大自然“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力量,省思自然与人类之间应该如何共处方能合谐共生。
3 一座寓教于乐的“观光工厂”
台南• 家具产业博物馆以永兴家具原有的老厂房与硬体设施为基础,将传统产业成功转型为体验式旅游的文化创意产业,并于2008 年获经济部评选为“观光工厂”。参观民众在各展区不仅可以一窥台湾各时期的家具特色,还可以了解制作家具的原料与技术。
事实上,目前厂区提供参观的完整生产过程,对台湾传统制造业而言非常难得一见。访客可从原木的切割、干燥、制材、备料、木工、雕刻、涂装到成品制作,甚至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展示,进行系统地了解。不仅如此,工艺馆二楼所开设的“鲁班学堂”,还可让木工爱好者亲自体验当木工,藉由手作感受榫卯工艺的精髓和木制工艺之美。参观民众在寓教于乐的导览行程中,了解到家具不再只是单纯的商品,
而是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4 探求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的完美结合
台南• 家具产业博物馆中的“家具产业馆”是以永兴家具为代表,回顾过去50台湾家具产业的发展与沿革,让民众了解国际局势与台湾政经发展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转型与变迁。而“家具展示馆”则是永兴家具为“新现代东方人文家具”的诠释之所。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式家具尝试结合现代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榫卯工艺的全新样貌,更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式家具在现代生活中所能展现的秀丽之美。
馆长江文艺有感而发地表示,“一般人很少思考西方的家具(如皮沙发或桌椅)到底适不适合我们的生活环境。其实,传统的中式家具,不仅符合我们的生活环境或气候形态,更符合台湾人的使用习惯。”为了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完美地结合,永兴祥木业秉持并发挥“直的要直、平的要平、弯的要弯”的工艺良心,以传统榫接技艺融合现代东方家具形制的设计开发。一方面重现历史的风貌,另一方面更让使用者借其体验过往的生活记忆,充分发挥工艺传承的极致精神。
5 结 语
台南• 家具产业博物馆的建立,让更多想一窥台湾家具历程的民众了解到先人的脚步与奋斗精神,并见证当年台湾家具制造产业的盛况。卢圆华博士对这座博物馆蕴藏的产业历史资源赞誉有加:从时间纵轴看,它体现了半个世纪来台湾中小企业的不断转型历程;从制程横轴看,它涵盖了产业流程完整的保留与运作,足堪为台湾中小企业的代表。而“产业博物馆”的概念正是涵盖一切在基地发生的行为模式,包括:持续的创作、原有的典藏、教育的传承、设计与研发,有别于过去博物馆静态展示的经验,为台湾的产业博物馆注入了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