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家具工业信息中心
  • 电话:021-56131287
  • 承办:上海商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红木艺术家具俱乐部
首页> 杂志> 专论与综述> 礼主序贵中和

礼主序贵中和

——甘熙故居建筑组群空间组织

From Hierarchy of Rite to Harmony: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Gan Xi’s Former Residential Building Group

2016-01-14 作者:王道静 浏览:2644 来源:《艺术家具》杂志

摘要

甘熙故居建筑组群内的空间,阴阳相抱、虚实相生、天人相和,不仅是居住生活的地方,更是品乐会友、观星览月、闻雨听蝉、种菊咏梅等精神世界活动的重要场所。

《黄帝宅经》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礼记•乐论》云:“礼者,天地之序……序,故群物皆别。”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甘熙故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南京明清三大景观,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甘熙故居建筑组群按照“礼”制规范空间的平面序列,明分使群,并通过阴阳、虚实、内外相容相携,“别贵贱,以序尊卑,以体上下”(《大戴礼记•朝事》),形成一幅自然无为、亲亲合合的人伦画卷。

1 依伦理纲常组织建筑组群关系

《周易•系辞》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礼义约定的人际关系中,以“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五伦为要旨。人伦关系以“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为基本原则。古人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置,认为“家”、“国”同质,即:有血缘关系的众多个人有序组合形成家庭,有血缘关联的家庭有序组织成为家族,有地缘关系的众多家族组织成为国家。《礼记•曲礼》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按照“家国同构”宗法,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所以,划地为界、筑濠修城的礼法,以君为尊,将帝王宫殿置于城市的核心,居中向外展开。家族性建筑群组的规划与组织,则以父为尊,强调同宗同族性以及弟恭兄、子孝父的纲常秩序。

规模庞大的甘熙故居建筑组群,将具有血缘关系的庞大的甘氏家族体系进行有序的组织,形成对外封闭的家族性居住场所。甘熙故居包括南捕厅15号、17号、19号和甘熙建造并曾经居住的大阪巷42号。15、17、19号建筑组群以南北纵深向为主,分为六路,各自分门进出,并兼顾横向的连通与贯通。首先,三组建筑在门厅、轿厅、大厅等厅堂部分的院墙依据需要辟门,横向互相连通。其次,三组建筑群的最后一进,与后花园相连通,建筑组群内占地约500m的后花园——晓园,为三组建筑群共有。各自分门进出的15、17、19号建筑群落,内部贯通并共用后花园,符合宗法的家族性特点。族人又以尊卑长幼有序使用建筑空间。

甘熙宅邸建筑群的规模以15号为最大。清嘉庆四年,甘熙的父亲甘福在南捕厅旧址上开始建造宅邸,就是现在的南捕厅15号。甘熙父亲一族居住于15号,甘熙在18岁中举人以前,也居住于此。甘熙父亲贵为家族的尊者与长者,在最初规划15号的时候,就考虑到家族共用的特点,因此建筑规模与功能设定相对17、19号都要宏大完善。15、17、19号建筑组群总共可以看作六路建筑,其中15号三路,17号一路,19号二路。15号中轴线上的主建筑群为六进,中路是前堂后室的穿堂式建筑格局,东西两边的边路则为会友待客以及书斋和家塾,东侧两进建筑之后的花园与这个建筑组群的后花园相邻,内建有藏书楼“津逮楼”。17号因为居中所以纵深狭长,其规模以及主轴线与15号比较可以看作是一路五进建筑组群。19号为两路五进。15号的规模为三组中最大,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君父同伦”的传统思想,于国,帝王宫殿规模为最高,于族,族中之尊为最贵,于家,“父坐子伏”(郑司农《易伟·乾凿度》),孝悌为先。

图1 故居15号备弄图            2 故居15号临街大门                                   图3 故居15号友恭堂

2 按尊卑秩序规划建筑组群整体规模

《礼记》云:“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是故宫室得其度……”。

在“尊卑有序”的礼法制度下,建筑除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之外,还具有标示人的社会地位的社会功能。甘熙故居属于民宅,俗称“九十九间半”,实际房屋有328间,是从嘉庆四年开始,经过四十余年逐步扩建形成的。即是民宅,就要符合礼法关于社会地位的尊卑贵贱与建筑规模的差别律定。《大清会典》规定:民宅不能与王族勋戚相匹敌,不可超出百间;王府正门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一般百姓的正房不超过三间。甘熙故居“九十九间半”的半间既表示了没达百间的谦虚,又有仅半步就到目标的得意,故居的每一进均未超出三开间。

甘熙故居15、17、19号三组建筑组群中,主路上的大厅和紧邻大厅的第一进内厅为建筑序列的高潮,大厅为家族对外社交礼仪的场所,相邻的第一进内厅则为本群落一族的长辈居住生活用房。以15号为例。15号建筑组群的中、西、东三路中,中路为主轴线,设有入口和门厅,主轴线为六进穿堂式建筑,每两进与左右两边的院墙形成围合的院落空间,共有15个院落,主轴线上建筑序列中第二进的“友恭堂”和第三进的主人用房是建筑序列的高潮,友恭堂前后的院落尺度最为开阔,体现宅主人的尊贵地位以及居长的特点。主路东侧的两进建筑是待客会友的空间。西侧一路为前后交错的四进建筑,形成9个院落和8个功能空间,其中第四进是与花园相连的寿石轩,甘熙有一部与之同名的著作《寿石轩诗文集》,据此可推断寿石轩这一路建筑是书房、私塾等空间。17号、19号也按照尊卑有序的礼法形成了主从分明的建筑序列。其中,19号建筑组群主轴线上由前向后五进,大小庭院11个,主路上的庭院都是相对比较狭长的长方形,只有西侧边路望月楼前面的庭院空间近似方形,望月楼是甘熙故居总建筑组群中最高的建筑,院内有一棵参天古树,也是故居所有庭院中种植的最高大的植物。

 图1 故居15号备弄                              图2 故居15号临街大门                           图3 故居15号友恭堂

3 遵前堂后室布局明分使群

清张惠言的《仪礼图》里,一堂两内的建筑,建筑平面布局以明堂为中心,前堂后室。《礼记.内则》云:“为宫室,辩内外”,以强调内外的秩序性,并规定“男子居外,女子居内”,将建筑组群划分为“内”、“外”两个居住空间领域。

15号、17号、19号建筑组群的群落中,各组群落主轴线上分布有门厅、轿厅、大厅和内厅。门厅、轿厅、大厅是具有“前堂”内涵的家族社交、礼仪活动的场所,内厅用于生活起居,具有“后室”的语义。甘熙故居建筑组群的建筑在前堂后室的前后内外之间,用隔墙划界。15号主轴线六进的建筑组群中的门厅与轿厅合并为一进,第二进为“友恭堂”,第三、第四、第五进建筑是家族长幼的生活起居内厅,其后连接
的一进为厨房。在“友恭堂”之后,用一座中间辟门的院墙作分界,将前后巧妙地分隔开来,避免前后互相干扰。

古时将妻子称为内人,以建筑组群特性来界定,内人的称谓与“女子居于内”的规定相吻合。在封建社会,女性的活动场所主要是内厅,女性的活动,也被给予特殊的考虑和约束,并通过建筑空间的组织表达出来,例如,门、堂分立,通道分设。15号建筑组群的门厅西侧(靠近17号一侧)的院墙上,辟有一个边门,通过边门,穿过位于主轴线建筑群与西侧四进建筑群之间的备弄,可以抵达内厅,这个通道就是专为女眷设计的。这样的备弄设计,是礼制中内外、男女、尊卑在建筑上的具体实施。15号建筑组群主轴线的第五进是家塾闺房,也称绣楼,它的庭院两侧对称设置廊,在正面只有一个小门达该庭院,内眷要出行坐轿,只能从西侧廊内的边门通过备弄出入住宅。甘熙故居15、17、19号建筑群里这样的设置备弄很通达。三组建筑组群在横向上,于门厅隔墙开设侧门进行连通,纵向通过备弄贯穿,女眷于门厅之处通过边门,进入备弄,抵达后室。仆从则通过备弄以及边门进出。

按照《礼记•内则》的规定,“外内不共井。”中国传统建筑组群是一个对外封闭的围合体,围合体内通过院墙与建筑单体的围合,形成若干共享的院落空间。甘熙故居内现有大小天井35个。这些天井多由前后两进建筑和左右两边的院墙围合而成,属于“二合院”。合院多为长方形,有的近乎正方形,孔子云:“席不正不坐”,规矩的长方形的形态,表达的是谦谦君子的正气情节。所有天井中,内外有别。门厅、轿厅、大厅相互之间的外院庭院相对开阔,其中尤以轿厅与大厅之间的庭院最为开阔,是组群空间平面尺度的一个高潮。内院的天井多狭长,且尺度相对比较小巧、安静,符合起居的心理需要。

  图7 津逮楼                                                                  图8 严凤英故居

4 礼乐复合达“和为贵”愿境

孔子《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智慧结晶。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净心修性”,求的都是一个“和”字。“和”即总体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的统一。《中庸》云:“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乐记》云:“乐同和。”建筑之于人,不仅是遮蔽风雨满足日常生活物质需要的场所,也是精神世界的皈依之地。尽管甘熙故居建筑组群空间按照“礼”制进行了包括尊卑、贵贱、主从、内外等秩序性的组织与分配,但是最终形成的建筑群体,以“礼”为序,“礼”与“乐”相携,形成一幅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协调共生的亲亲合合的生活画卷。甘熙故居整个建筑组群的外象是一个封闭的围合体,内部则别有洞天。静,可望、嗅、听;动,可游、探、触。

甘熙故居15、17、19号建筑组群共有35个天井,这些天井可以看作是小型的庭院,庭院四面围合,取意“四水归堂”,具有祈求聚财、天降洪福、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庭院内,若关闭门廊等通道,则自成一家,不被干扰。即便是仆从居住的空间也自成体系,满足使用者私密性和独立性的心理需要。建筑面向庭院的正面墙壁,是可以开合的格扇,内外空间的断与连都在开合之间,庭院面貌与景致可一览无余。建筑组群中最高的建筑是19号建筑群落的望月楼,望月楼可以一览甘熙故居建筑以及花园的全貌。

15、17、19号建筑组群共用的最大庭院是后花园——晓园,园内往昔的景致虽不得见,但由于其建筑带有徽派建筑与苏式建筑的特征,可以推断花园也应该带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特征,假山与曲水自是不会少的。晓园将15号、17号、19号联系在一起,并与15号东侧一路建筑后的花园相连,该花园内有藏书楼“津逮楼”以及书屋数间,“津逮楼”当年藏书画十余万卷,咸丰年间被毁。15号东侧一路两进建筑为待客会友的场所,可以想象当年宅主人与文人雅士厅内品茶、园内吟诗作序附庸风雅的曼妙场景。15号西侧一路建筑的最后一进是寿石轩,寿石轩南向正对着后花园。甘熙的诗集《寿石轩诗文集》以及《白下琐记》、《建康实录》、《侗荫随笔》、《日下杂识》、《灵谷寺志》、《金石题咏汇编》等著作,想必著成于此处。

总之,甘熙故居建筑组群内的空间,阴阳相抱、虚实相生、天人相和,不仅是居住生活的地方,更是品乐会友、观星览月、闻雨听蝉、种菊咏梅等精神世界活动的重要场所。








discount card prescription rite aid photo coupon code stride rite printable coupons
  • 上海雅典娜公司(海上蒋家)
  • 上海森雍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玉山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雕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老周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强艺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毅晟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浦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艺尊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仓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太仓市永和艺术品雕刻厂
  • 上海万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上海海上传奇红木馆
  • 上海锦翔工艺家具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