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南
在我国传统的工艺史上,珐琅工艺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珐琅是一种粉状的玻璃质,以石英、长石、硼砂、纯碱为原料,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粉碎、熔融后而成。珐琅器则是将珐琅釉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固着于金银或铜的表面,达到实用美观等功效,流金溢彩,富丽堂皇。珐琅在古代又称为“佛郎”,“佛郎嵌”。清人朱琰陶说:“珐琅曩称佛郎,一曰发郎,今发蓝也。”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著录了珐琅工艺的特点:“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合儿盏之类”。珐琅器在我国的出现较晚,根据明清文献的记载可知,珐琅是由域外传入我国的。珐琅虽然在元代就已传入我国,但珐琅技术真正成熟阶段是在明代,明景泰年间,由于明政府的重视,珐琅的制造技术趋于成熟,外来的珐琅工艺技术,经过我国工匠的吸收消化和改进出口,扬长避短,成为具有我国工艺特点的珐琅艺术——景泰蓝,主要品种有花瓶、盘盒、薰炉、灯台、碗碟器皿等。
清代以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至清中期,物阜民丰,国力强盛,统治阶级有足够的财力精力来支持工艺美术的发展,很多工艺品种都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时期的珐琅工艺也不例外。康熙初年,清廷即在武英殿附设的造办处部门中设置“珐琅作”,制造宫廷专用器皿。乾隆时期的宫中造办处在珐琅器的制作上,更是突破了一般瓶壶碗盘之类范围,扩大到家具上。从现在留传下来的清代嵌珐琅家具上看,这些嵌珐琅家具依所嵌珐琅的工艺手法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嵌掐丝珐琅家具、嵌画珐琅家具、嵌錾胎珐琅家具等几大类。这件珐琅番莲纹冰箱就是一件精美的掐丝珐琅家具。
这件冰箱为乾隆年间制品,高41.8厘米,口边92.5×72.5厘米,底边64×64厘米,冰箱为长方体,双开活盖,一盖上有两个铜钱纹开光,用于将箱盖提起,同时兼有透气之功。盖四壁边包铜,一侧边沿镌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款。两侧安有双鱼吞环提手。箱内壁采用镶银里的做法。盖及四壁均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掐丝填釉各色缠枝番莲纹,箱底饰掐丝珐琅冰梅纹。冰箱下承红木底座,底座四角的拱肩处镶嵌珐琅兽面纹,窪堂肚牙子,鼓腿彭牙,足端雕出向外翻卷的狮爪纹。足下踩托泥。此冰箱珐琅釉色丰富明快,做工较为精细,是为夏季盛冰降温之用,亦可将需冷却的食品置于箱内,起“冰镇”效果。(作者系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研究员)
版权所有: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网站地图(xml)
承办单位:上海商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如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shanghui@sh1800.net
热线电话:021-56131287; 021-33719153 QQ:2410792329
Copyright ©2007 by sh180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7037615号